第(2/3)页 徐百川说到这里,果然用到了一个词: 但是! “但是,我希望贵方能认清一点,论军事指挥、战斗布局,这是我方的强项,希望贵方不要想着外行指挥内行!” 徐百川的意思是:联合指挥,我们负责指挥,你们看着就行,确保不会拿你们当炮灰。 过分么? 过分! 但比起淞沪会战时候的别动队指挥体系对共产党员的欺凌,这又是满当当的诚意! 以至于袁农本能的就想答应下来。 好在纪中原悄悄的踢了袁农一脚,袁农才没有冲动的答应。 袁农冷静下来,道:“徐区长,这件事我还需要向上级汇报才行。” 徐百川摆出一副我早知道会这样的表情,然后意有所指的道:“原来白先生无法做主啊,我倒是白开心一场——希望贵方能尽早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徐区长,既然是诚心合作,那便没必要逞口舌之利。”纪中原不卑不亢道:“兹事体大,我方随口便答应下来,徐区长心里恐怕反而不安吧?” “纪教授说的对,徐某倒是小肚鸡肠了。” 徐百川摆出的态度很是诚恳,反倒是让袁农觉得自己小肚鸡肠,一旁的纪中原不动声色,心里却暗道: 自古无事献殷勤者非奸即盗,此人要么是同志,要么,绝对包藏祸心! 和徐百川结束会面后,袁农和纪中原见到了一直在等待消息的上海地下党负责人。 两人如实的汇报了和徐百川会面的经过,将徐百川说到的条件转告了上级。 上级听完后沉吟许久,问两人道: “你们是怎么想的?” 袁农犹豫了下,道:“我觉得可以和他们联手,不过我们要谨防他们在联手中耍小动作、坑害我们。” 负责人望向纪中原:“你呢?” 面对上级的询问,纪中原沉吟后说道:“我心里很没谱。从情理上来讲,我们应该答应,但我总觉得军统不会这么好心——以张世豪为例,我们都以为他是因为日寇侵略故而以大局为重,结果呢?他一边和我们说着放下前仇一致对外,一边却暗中却对我们进行渗透!” 负责人凝声问: “你觉得该不该联手?” 深呼吸一口气后,纪中原道:“该!大义当前,虽千万人吾往矣!” 负责人赞许的点头,道:“是啊,无论如何,对付外敌才是首要!” 有了负责人的首肯,袁农大喜过望,纪中原见此话到嘴边嗫诺一番后终究没有说出口,但在心中告诫自己: 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因为这两人负责和徐百川交涉,负责人便告知两人,接下来的联合指挥部,将由两人作为己方负责,全权配合军统的行动。 交代完毕后两人离开,一人从另一间屋子里出来了。 正是明楼。 “首长。” “明楼同志,坐——这一次多亏了你啊!”负责人感慨万千。 地下党和军统(特务处)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合作过多次,但没有一次是和谐落幕的——军统总想着拿地下党当枪使或者当弃子。 这一次若不是明楼,被蛇咬了多次的负责人,是真的不想搭理军统的橄榄枝。 哪怕军统破天荒的用利诱的方式。 “首长,”明楼虽然没有向负责人说明真正的情况,但也没脸揽下这样的功劳,干脆转移话题,道:“您觉得这次起义,能不能达到目的?” 负责人认真说道:“虽然我不齿张世豪此人,但不得不说,他的布局向来是天马行空、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一次日本人肯定会着他的道。” “咱们关键时候不要被徐百川算计、恰当抽身即可。” 明楼犹豫了下,问:“那能不能顺势往军统那边……” 他想说的是能不能借此机会往军统安插些人手。 负责人直接打断明楼的话: “明楼同志,有些事军统可以做,但我们不能做。”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们不能这样做!” 明楼点头,示意自己明白——难怪张安平这厮不想着借此机会安插一些自己的同志呢。 …… 地下党这边、徐百川这边,都对这一次的行动充满了信心。 换做是别人指挥,不管是谁,都得心里发虚。 可这是张安平操盘的! 而张安平自从去年年初开始,就从没有在日本人手下吃过亏,而且屡次还让日本人吃亏! 这种彪悍的战绩搁着摆着,对张安平真实身份不了解的地下党,都对张安平有盲目的信任! 但张安平本人,可对自己没有绝对的信任。 说穿了,他搞的全是“阴谋”。 阴谋和阳谋的区别是:阴谋的本质是弄险,说破就得完蛋,阳谋则是堂堂正正,说破了也是无解。 话说他也是想堂堂正正的玩阳谋的,但可惜……实力它不允许啊! 张安平知道阴谋的“坏处”,所以一次次用阴谋获取了丰厚的回报,但他每一次都是如履薄冰。 因为一次的失败,会万劫不复! 就如目前他所操盘的计划。 徐百川和地下党方面完成了协商,秘密组建了联合的指挥部,为接下来的起义做起了准备。 但张安平却始终觉得不踏实。 起义是一项涉及到众多人的繁杂事宜,尤其是日本人高压统治下的上海,一旦出现泄密,因为涉及到的人员太多、范围太广,很容易被顺藤摸瓜。 纵观历史,多少的起义因为告密的缘故失败? 况且对手还是藤田芳政这种能设计出“阴阳局”的情报界老人! 思来想去,张安平觉得自己该加一层保险。 一层能让藤田芳政在关键时候误判的保险。 用阴谋“保护”阴谋嘛! 但这一层保险怎么加却是个问题——再三思索后,张安平决意和郑耀先商量商量。 和郑耀先见面后,张安平道出了自己的想法,郑耀先本能的问: “加保险?怎么加?你心里有想法吗?” 来自老郑的灵魂三连。 张安平心里有想法,但却不满的反问:“你觉得该怎么加这层保险?” 察觉到自己对张安平依赖过甚的郑耀先干笑一声,思索一阵后,用不确定的口吻道:“浑水摸鱼?” “大概怎么操作?” “让藤田芳政知道咱们要搞起义!”郑耀先索性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他盯着的是零号研究院,要是他知道咱们要搞起义,一定会认为这是咱们放出的烟幕弹。” “他会查,但一定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 “之后要是还有类似的消息,他肯定会认为这是我们又分散他注意力的手段——他依然会假装上当,但依然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哪怕是有一个或者几个点暴露,他也会认为这只是烟幕弹。” 话说任何一次起义的重点都在“武备”这两字上面。 正常人的思维逻辑: 要在上海搞起义,少量的武器肯定是能弄到的,但大规模的武器是不可能弄到的——所以只要出现这种情况,守好军火库基本上就能万事大吉。 所以在郑耀先看来,藤田芳政必然陷入这样的逻辑。 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逻辑。 但偏偏张安平这货不按常理出牌,起义的武器根本就不是问题。 因此,在郑耀先看来,只要操作得当,完全可以让藤田芳政产生致命的误判。 而只要拖到7号当天,那就是胜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