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鸟出笼! 日本人的反应只有一个: 这波是真的! 比真金还真! 紧急预警的情报第一时间通过电波飞到了本土,本土的防控体系继续全开、张网以待。 然后…… 毛都没有! 不断的折腾让日军的飞行员、防空部队苦不堪言——从他们部属到本土后,天天都有消息说轰炸来袭,结果天天空。 这一次信誓旦旦的说真的,结果不出意外的还是假的。 过分啦! 气呼呼的防空部队和航空兵部队同时情绪激动的向上反应。 本土这边只能一边安抚、一边训斥派遣军,又是一番压力的转移。 派遣军司令部被折腾的也够呛,不得不加快了浙江作战的准备进程。 而第四次吃到大比兜的浙东日军情报官,这一次倒是有压力转移对象——他向铅山和广丰的谍网发报,训斥的同时,要求对方务必提供精准的情报。 结果,收到的回电差点吓尿了这名叫做加贺次郎的情报官。 【加贺先生,我部将于今晚展开对日本本土的第二轮轰炸,愿贵方做好准备。 张世豪。】 加贺次郎差点被这封电报整崩溃了。 这意味着他安插在铅山和广丰安插的谍网,被对方破获的同时,就连密码本都成为了对方的战利品。 这是什么样的速度,才会让情报组连销毁密码本的时间都没有? 加贺次郎绝望,这特么就是跟张世豪对垒的感觉吗? 。。。 张安平的“狼来了”升级版出场后的第三天,蓄势了半月的轰炸机编队,终于在五月的第四天的午夜十二点,开启了新一轮的轰炸。 鹰酱方面制定的第二次轰炸计划,并不是在午夜展开的。 因为中国战区没有制空权,所以理想的出击时间是天亮前离开中国境内,这么一来返航时间则是天黑以后,正好可以避免日机的拦截,而护航编队则可以在轰炸期间为轰炸编队提供安全保障。 但张安平却建议午夜出击。 这个时间段可以在出击的时候避免日机的拦击,但返航的时间正是下午,却需要面对日机在东海的伏击——届时护航编队未必能保障轰炸编队的安全。 可张安平却有他的理由,最终张安平说服了美方代表,将时间定在了午夜。 47架B25轰炸机在十二点起飞完毕,而护航的P38也一同升空,开启了这一次轰炸的护航。 P38的最大作战航程是1800公里,从两个机场到长崎的距离是1200余公里,稍微进行改装后便能在长崎进行短暂的停留。 巨大的机群在这漆黑不见五指的黑夜起飞,以350公里的时速向着东北方向飞去。 长崎在五月份天亮的时间是五点左右,东京时间又比国内时间快一个小时,故而在长崎的天空刚亮起来以后,轰炸编队便赶到了。 日军本土的防空部队和航空兵部队被折腾了足足半个多月,长时间的缺少睡眠让他们在这个时间段内正好处于最困乏的阶段,当防空警报、作战警报响起后,飞行员和防空部队,只得以最差的状态迎战。 他们做好了打轰炸机的准备,却没想到此次的轰炸编队还有数量更多的战斗机护航,日机本就不如P38的性能,再加上飞行员还带着一个减状态的负面BUFF,自然只有被吊打的结局。 最关键的一点是日本人防备的重点是东京圈,毕竟那里是他们的核心区域,长崎工业圈的防控能力自然偏弱,再加上负面状态的叠加,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轰炸中,日军一直处于下风,一架接一架的日机开始下饺子。 轰炸在持续了一个小时后终于完成,伴随着指挥官的命令,轰炸编队和护航编队开始返航,而在返航前,一架轰炸机应张安平的要求,在市区投下了一枚【特殊的航弹】。 这枚航弹在闹市区砸落下来,半截弹体嵌入了土地中却未能爆炸。 但单尾上血红色的骷髅头却让日本人大惊失色。 这个时代对细菌武器并没有统一的标识,可这个颜色、这个骷髅头,无疑在表述这枚航弹的不简单。 惊恐的日本人请来了细菌专家,在刺刀的命令下,细菌专家和航弹专家不得不穿上防护服进入了可能的爆炸区,开始拆解这枚恐怖的航弹。 好消息: 航弹没有引爆装置,没有装药,也就是说不会爆炸。 坏消息: 航弹里面有多个密封好的空瓶子,空瓶子都被妥善的保护起来,并没有因为震动而破碎。 好坏难分的消息: 每个空瓶子里都有字体,用中文写着“霍乱”“天花”“鼠疫”的字眼。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虚惊一场,因为日本调来的专家们经过仔细的研究后,确定空瓶子内没有以上三种细菌的存在。 那么,轰炸编队脑子为什么会将这么一个东西砸在闹市区呢? 日本人不傻,立刻想到了一句话: 你若做初一,我便能做十五! 很明显,这是一种警告,警告日军不要想着继续使用这种灭绝人性的东西,否则下一次丢下来的就不是空瓶子了,而是真正的病菌。 …… 向日本本土投放病菌,这主意张安平拿不了,甚至他不敢这么做。 因为日本鬼子保有的细菌武器明显高于国军,美国人在这方面都比不过日本人。 但他可以用这种方式警告日本人——在拥有将细菌武器投放到日本本土的能力下,这自然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实打实的警告。 …… 谁都没想到,第二轮轰炸会以这种方式展开。 白天! 竟然是白天! 这段时间以来,浙东方向几乎天天在进行夜间篝火指示,并且根据日本人收到的情报,为了避免被日本人准备的假指示忽悠,篝火指示都进行了多种模式的升级。 可是谁能想到,第二次出击竟然会是午夜出击、下午返航! 这打了长崎那边一个措手不及的同时,也给了日军反制的机会。 中国派遣军司令部下令航空兵起飞截击返航的轰炸编队! 大量的日机在上海、杭州和宁波起飞,前往东海意欲拦截返航的轰炸编队跟护航编队返航。 要知道轰炸编队的护航编队,在历经了长崎工业圈的护航后,载弹已经告罄,这时候不管是轰炸编队还是护航编队,都是纸老虎,一旦被咬到,那下场就只有挨揍的份。 所以日机几乎是倾巢出动,意欲在浙江外海将返航的编队彻底打掉。 而就在日机多个机群起飞起飞后不久,南京方面传来消息: 几十架飞机正飞往南京上空,意欲对南京进行轰炸! “声东击西!这是中美的声东击西!” 航空兵指挥部立刻做出判断:“轰炸编队要返航了,他们凑出了所有的飞机,想削弱我们在外海的力量,继而为他们突破做准备!” 这个判断得到了派遣军方面的同意,遂一咬牙,决定任凭南京被轰炸。 然后…… 然后他们等了个寂寞,因为轰炸编队从江苏方向飞了进来,而轰炸南京的机群也调转方向,选择了去接应轰炸返回的编队,守在浙江外海的日机紧急往江苏方向扑去,可到头来却扑了个寂寞。 眼睁睁的看着轰炸编队从芜湖方向直飞上饶。 日机用白跑一趟的方式,庆祝了轰炸编队的顺利返航…… 此次轰炸和前次轰炸的战果大不相同,因为事先的侦查准备,这一次的轰炸摧毁了数个长期工业圈的工厂,虽然战损高于第一次轰炸,但面对截然不同的战果,这个损失在美方的接受范围以内。 但日本人却要疯了。 两次! 接连两次被轰炸本土! 相关责任人自然要被杀鸡儆猴,可日本人的四十米大刀展开后,发现能杀的鸡,挑来挑去就只有一个叫加贺次郎的中佐情报官,除此之外,其他人……并没有太大的责任啊。 于是,加贺次郎没等到第五次大比兜,就含泪切腹谢罪了。 两番被轰炸本土,日本人不能再忍了,于是,他们在准备工作未完成的时候,发起了浙江作战。 而在国军这边,这场战役被称之为: 浙赣会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