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侍从室牵头的调查组,在第一时间赶赴了上海龙华机场,就戴春风坠机事件展开了调查。 王秘书作为戴春风的秘书,在调查组展开了调查后,第一个就出现在了调查组的询问名单中。 询问室中,调查组展开了对王秘书的审查。 “王蒲臣,戴局长的专机起飞前,出现在了罕见的飞行员变动事件,为什么没有停止起飞?” 王秘书立刻做出了回答: “在发现飞行员变动后,安保小组立刻展开了调查,并且查到了事情的真相,这件事我已经汇报给了戴局长,但因为特殊的原故,戴局长没有选择停飞。” “什么特殊的缘故?” 王秘书顿了顿: “飞行员是接收了罗宏文提供的管制药品和黄金等贵重物品,要在南京进行脱手兑换的。” “罗宏文是杜越笙的徒弟,戴局长看在杜先生的面子上,不打算追究这件事情。” 询问的官员恍然,随后漫不经心的问: “听说这是张世豪促成的?” 王秘书愕然的望向询问的官员,果断的否决: “不是!” “张长官起先不知道这件事,在我汇报的时候他正好在旁边,他当时的意见非常明确,反对戴局长继续起飞,并要求彻查。” “只是戴局长着急去南京,否决了张长官的提议。” 询问的官员又问:“但我听说是张世豪催促戴局长尽快离开上海的?” 王秘书回答的很干脆:“没有这回事,张长官反而不想让戴局长离开,在戴局长离开前,张长官有意跟戴局长一道离开,但却被戴局长留下处理上海的事务。” “王蒲臣,你要对你说的话负责。” “我负责。” “好,感谢配合——不过这几天……你得先住在这里,没问题吧?” “没有问题。” 王秘书的第一轮调查就此结束,而调查组则将重点放在了飞行员更换这件事上。 杜越笙、罗宏文、龙华机场中的中介、当天被换掉的飞行员等等都被调查组进行了详细的问询。 问询的结果跟王秘书的回答没什么区别,而且王秘书的很多话都可以由他人佐证,这证明了飞行员更换这件事,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但在国民政府的这个体制下,这反而不是问题。 而同时南京那边的调查也有了进展。 “根据飞机的残骸可以肯定,飞机并不是因为爆炸而解体的,所有的尸体中也没有非坠机之外的其他因素。” “黑匣子内没有异样的数据,可以确定坠机不是飞机故障或者人为爆炸。” “这么说,基本可以肯定这是一次意外事故?” “飞机残骸的调查上,没有证据表明是非意外所致。” 这个回答很严谨,回答者很明显意识到调查组内有两派不同的声音。 “南京的调查顺利吗?” “很顺利,残骸的保护很到位,没有任何人或者力量阻止调查。” “知道了,你们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打发走了南京调查分组的负责人后,调查组总负责人庄维宏露出了玩味的神色。 目前的所有证据表明一件事: 张世豪,的的确确没有任何参与。 而且他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中,可以确定张世豪是真的关心戴春风,不仅有打算雨天空降的行为,随后后来被制止,可他依然亲自参与了空降岱山。 从目前的证据基本可以得出结论: 这完全就是一场意外事故。 但事故终究是有人为的因素——如果没有更换飞行员,以之前飞行员的操控水准,很有可能会飞出积雨云。 可是,这些调查而来的信息,实在是太容易、太简单明了了。 真的……真的没有内幕吗? 调查组长庄维宏神色诡异。 这是他第二次跟张安平打交道,上一次也是他负责的调查组,张安平在不动声色间就挖下一个大坑,将侍从室情报组(第六组)的唐宗一脚踩死,这一次,若是张世豪亲自所为,那他查到的真相,就真的是真相吗? 庄维宏,不敢轻易的下决断。 “那就看你到底有没有后手!” 思来想去,庄维宏决意延长调查时间,借机看一看张安平到底有没有其他的动作! …… 戴春风的尸体之前被张安平暂时安置在灵谷寺,他独自一人守了三天。 之后军统的一众高级军官联袂而来,要求将戴春风的棺椁移入城内,张安平遂答应下来。 之后棺椁被移入了洪公祠——这里曾经是【特务处】的本部,将棺椁移到此处布置灵堂,正好合适。 但这期间出了一个插曲,戴春风的独子戴善武,在灵堂内指着张安平的鼻子破口大骂: “张安平,你不要在这里假惺惺的装好人!”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谁不知道是你着急接权,故意害死了我父亲?你现在装什么好人?你等着,只要调查结果出来,你张安平一定会被绳之以法的!” 面对戴善武这般的喝骂,换一般人早就气疯了,但张安平只是茫然的看了眼对方,随后挥挥手,戴善武就被人带走了,而张安平则继续茫然的呆在灵堂,一语不发。 军统的一众高层错愕不已,他们一阵商量后,让跟张安平关系极好的姜毅颖安抚张安平。 “安平,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稳住局里,局座走了,现在人心涣散,你必须站出来主持大局。” 面对姜毅颖的话,张安平只是摇头: “我在等一个真相。” “什么真相?” “我舅,他真的是……意外吗?” 姜毅颖大惊失色,不安的低声问: “你是不是有什么情报?” 张安平摇头:“没有,但……太巧合了。” 姜毅颖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抚张安平了,他们都知道张安平重情义,戴春风死了,张安平怕是不会这么善罢甘休。 但他们也怕张安平不善罢甘休,现在军统摇摇欲坠,无数的人挥舞着大刀等着分食军统,若是张安平一直沉迷于仇恨,军统……怕是难了! “安平,当务之急是稳定人心啊!军统,毕竟是局座的心血啊!” 张安平面露讥笑: “心血?我舅尸骨未寒,一个个就急的争权夺利,心血?呵!” 他遂不再言语,姜毅颖数次劝说,均没有回应。 最初,军统的高官们以为张安平只是心里过不去,便耐心的等待着。 可一直持续了足足十天,张安平始终在灵堂不出,什么消息也不闻不问,哪怕是张贯夫亲自去劝,都没有说动张安平,这让军统高官们不禁意识到了一件事: 张安平,是真的心里在“发狠”! 他越是什么都不做,越证明张安平在憋着火——他不会善罢甘休的!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重情重义,是好事,是大家称赞的道德楷模。 可对于一个要接管庞大特务体系的人来说,重情重义而置大事于不顾,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啊! 随着张安平十余天对诸事不闻不问,一些军统高层的心态逐渐变了。 尤其是唐宗、郑耀全、毛仁凤借机在搞风搞雨,大肆发展、扩充的时候,张安平按兵不动的行为在他们看来无异于作死。 人心当真是浮动起来。 “张安平,重情重义没错,可因私而废公,怕是不能好好的执掌军统啊!” 所谓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戴春风死讯传来,军统高层都默认了张安平会接班的事实,这也就出现了张贯夫闭门谢客之事。 可张安平的撒手不管,却让这些高层心中担忧起来,为了确保后路,便开始有人跟毛仁凤、唐宗和郑耀全眉来眼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