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茂辉只是重在参与,毕竟刑事方面,不是他的专业领域。 讨论半天,版纳刑侦队这边的警员都是摇摇头,并没有什么新发现。 这时,陆诚开口问道: “尸体被发现时已经浸泡超过48小时,初步鉴定为溺水身亡,但口腔和呼吸道的水库水成分与尸体肺部的微量水质分析存在差异……” “尸检报告提到肺部水质与水库水有细微差异,这个点后来有深入调查吗?” 李建军:“当时认为可能是检测误差,因为差异很小。而且水库水流动态复杂,不同区域水质可能有细微差别。” 陆诚点点头,直觉告诉他这个细节被忽视了。 他翻出一张现场照片——苏晴被打捞上岸时穿着一条浅蓝色连衣裙,右手腕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划痕。 “这道划痕有更清晰的照片吗?”陆诚问。 技术警员调出了放大照片。 划痕很细,不像是正常磕碰造成的。 “法医认为是落水时被树枝或石头划伤的,伤口没有生活反应,是死后造成的。” 陆诚若有所思:水质差异、细小划痕、死者失踪时间与死亡时间的不匹配…… 见陆诚认真思考,李建军感觉陆诚应该是想到了什么。 他刚想问,却听陆诚道: “李队,我想去发现尸体的水库现场看看。” 李建军有些犹豫:“现在?案发已经一个月,现场没什么有价值的线索了。” 陆诚坚持要去看。 若是他看过的现场没有东西,那才是真的没有东西。 “一个小时就够了,派一名技术组的警官给我就好。” “好吧,小张,你陪陆警官去一趟。” 其他人便继续在会议室里啃骨头,看这么多人,能不能头脑风暴一些东西出来。 …… 洪霖距离市区二十公里,四周环绕着茂密的树林。 时值初夏,水库边上空气潮湿闷热。 小张他带着陆诚走到发现尸体的区域。 “就是这里,当时有晨跑者发现水面有漂浮物,报警后我们打捞上了苏晴的尸体。” 陆诚站在水库边,目光扫视了一圈周围,然后,他开始自顾自“扫描”了起来。 小张看着陆诚的举动,摇摇头。 命案现场往往是勘得最仔细的,都不下五遍了,能发现的都发现了,还轮得到陆诚? 更何况,他还是一双肉眼。 “那里当时检查过吗?”陆诚指向灌木丛。 “现场勘查应该覆盖了周边区域,怎么了?” 陆诚没有回答,径直走向灌木丛。 【蛛丝马迹】触发,特殊视野里,他发现了一处细微的纤维残留,夹在两根树枝之间。 他小心地用镊子取下,放入证物袋。 “这可能是衣服纤维,需要回去化验。” 小张愣了一下,惊讶道:“一个月了,经历了风吹雨打,如果是案发时留下的,还能保存下来?” “卡在树枝缝隙里,有可能保留下来。” 陆诚继续勘查,又在水库边一片软土处蹲下,“这里有个不完整的脚印,当时记录了吗?” 小张在手机里翻出现场勘查照片比对:“奇怪,这个脚印不在记录中,可能是后来的人留下的。” 陆诚测量了脚印方向和深浅: “不,这个脚印的方向是朝向水边的,而且部分被水冲刷过,说明是在水位较高时留下的。最近水位下降,才暴露出来。” 小张又愣了一下,他从未注意过水位变化与脚印的关系。 陆诚沿着脚印方向看向水面,脑海中构建着案发当晚可能的情景。 技能【抽丝剥茧】让他将这些新线索与案卷细节结合,形成了一个初步假设。 “苏晴不是在这里落水的。”陆诚突然说。 “什么?可是尸体就是在这里发现的啊!” “尸体可以漂流,也可以被移动。” 陆诚指向水流方向,“根据水文报告,如果尸体是从上游漂流而来,那么落水点可能在……” 他停顿了一下,指向西北方向,“小湾口一带。” 小张皱眉:“啊?小湾口距离这里有三公里多!你是咋确定的?” “水流速度、尸体腐败程度、发现当天的风向数据。” 陆诚平静地说,“回去后我需要查看更详细的水文资料验证这个推测。”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