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放下钢笔,李爱国揉了揉手腕。 “这玩意可比数学论文简单太多了。” 正在旁边看天书的齐得名听到这话,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这是他见过的最复杂、最晦涩难懂的报告了。 你竟然觉得简单。 现在的火车司机都厉害到这种程度了吗? 深夜十二点十七分。 黄教授正在规划全国各地的观测点位置。 听到值班员说“报告打印好了”,他趿拉着露出脚趾的布鞋就往办公室跑。 办公桌上摆着两叠装订整齐的报告,左侧是油印的中文稿,右侧是工整的英文誊抄本。 黄教授扶扶滑到鼻尖的眼镜,拿起中文稿细细看去。 “内容翔实、逻辑严禁、用词专业.不愧是能够在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学家.” 黄教授抬起头看向李爱国:“爱国同志,你现在已经能称得上大天文学家了。” 大天文学家.这个称号挺不错,李爱国谦虚的笑了笑,问道:“教授,咱们应该投稿到哪个期刊社?” 跟国际数学期刊类似,国际天文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也形成较为稳定的学术传播体系。 并且还分成了东西两边。 西边有小美家的《天体物理学杂志》、约翰牛家的《皇家天文学会月刊》、高卢鸡家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东边则是老毛子的《天文学杂志》和咱们自家的《天文学报》。 “如果想最大限度扩大咱们的影响力,最合适的期刊杂志是小美家的《天体物理学杂志》。”黄教授知道李爱国不是那种上纲上线的人,也没藏着掖着。 “怎么说?” “目前,东西方学术交流存在壁垒,但《天体物理学杂志》仍通过摘要交换、学术会议保持一定程度的国际合作,在学术界具备很高的权威性。” 黄教授说完之后,看向李爱国。 “这个难题还是交给上面吧。”李爱国笑了笑说道:“咱们只分析利弊,不提建议。” “这个办法好。”黄教授思索一下,便明白了李爱国的意思。 他连夜以金陵天文台的名义撰写了一份报告递交到了科学院。 科学院的郭院长最近一阵子因病住院,由张副院长主持工作。 看到报告上有李爱国的署名,这位部队出身的老院长神情诧异道:“李爱国?怎么跟红星计算所的那个李爱国一个名字。重名吗?” 金陵天文台派来汇报工作的齐得名解释道:“正是红星计算所的李爱国,目前,他正在我们金陵天文台里。” “……”张副院长陷入沉默中。 他想起前阵子李爱国在计算机领域掀起的风波,直把郭院长逼得招架不住,最终只能以住院为由暂避锋芒。 如今这小子又在天文领域搞出重大发现,张副院长不禁哑然失笑,“这家伙还真是个闲不住的。” 见张副院长语气里透着熟稔的亲昵,齐得名心中掀起惊澜。 原以为李爱国竟与副院长这般稔熟,看这言谈间的自然神态,怕不是有颇深的渊源。 看来这阵子选择跟李爱国搞天气预报是正确的选择。 齐得名见张副院长放下报告,敛了敛神,低声问道:“院长,咱们这篇报告该投哪家期刊?” 张副院长的手指在纸页上轻叩两下:“搞科学不是为了发文章,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帮国家把路走宽。” 他忽然抬眼,目光灼灼,“就送《天体物理学杂志》,让世界看看,我们的天文望远镜能看到什么。”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呼呼呼的风声。 齐得名看见院子里那面红色旗帜在随风飘荡,那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鲜艳。 他忽然明白,李爱国搞出来的不仅是一份天文报告,更是一个民族要用科学丈量宇宙的决心。 而他,有幸成为这趟星辰航线上的划桨人。 天空的探索者。 科学的先驱。 现在准备再次进击黑暗,并赢得新的世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