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院里的住户们都互相对视一眼,心中偷笑。 许大茂在旁边啐口吐沫:“占了便宜还卖乖,什么玩意啊。” “许大茂,你孙贼胡嘞嘞啥呢!”贾东旭当时就要抡起棍子。 秦淮茹担心他惹事儿,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咱们街道办可是宣布了,谁要是敢闹事儿,取消送水资格,只能自己去水库那边打水。” “该死的李爱国!准是他出的馊主意!”贾东旭快气坏了却没有办法。 送水车是前门机务段提供的,负责送水的是巡逻队的队员们,跟一般的公共福利不同,人家完全可以把不合适的人排除出去。 嘴巴很硬,身体却很老实,贾东旭乖乖的坐了回去。 现在最近的水库也缺少了,要是打水的话,需要到四五十里地外,他可没那么大的本事。 “嘿!你小子不是横吗?来啊,照这儿打!”许大茂见状更加兴奋了。 “大茂哥,干嘛呢?!” 这时候李爱国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许大茂连忙走过去,笑着说道:“没啥,逗逗贾东旭。” 李爱国也知道两人就是橡胶娃娃,一见面非得干架不可,也没多说什么。 “嗬!好大的王八!” “大茂哥,晚上我请南易炖王八汤,你也来吧。” “成!我家还有只老母鸡,一块儿捎上!” 看到那只大王八,秦淮茹心中一阵唏嘘。 要是她当初不改变主意的话,肯定也能吃到王八。 现在却只能累死累活的切红薯干。 秦淮茹觉得自己后悔了。 许大茂很高兴,回到家拎了只老母鸡,带了些山核桃来到李家。 刘海中得到消息,也喊上刘光齐带了几瓶酒凑过来了。 刘光齐的脸上多了几个血道子,看样子应该是跟媳妇儿打架了。 这是别人的家事,李爱国和陈雪茹也没多问。 南易的厨艺越来越高了,几道菜都非常可口。 吃饱喝足已经是晚上十点多,李爱国洗了个澡回到屋里,陈雪茹已经躺在了床上。 “爱国哥,我今天唔.” 还没等她说完,嘴巴就被堵上了。 夜,静悄悄。 第二天一大早,李爱国记挂着接收气象员的事情,早早的就从床上爬起来,挎上帆布包准备出门。 “刘光齐,当初我顶着压力嫁给你,你倒好现在又跑回来了,现在我爹要过寿了,你也不回去,像话吗?” “媳妇儿,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刚转正,工程还到了紧要的关头,我哪能离开。” “我不管,你要是不回去帮我爹过寿,咱们就离婚。” 一个身影推开门从刘海中家跑出来,那人差点跟李爱国撞在一起。 “是爱国啊,我有事儿,先走了。” 李爱国认出那女人正是刘光齐的媳妇儿,她打了个招呼,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刘光齐此时从屋里出来,看到李爱国,神情有些尴尬。 “爱国哥,你去上班?” “是啊。光齐,我去上班了。” 李爱国见刘光齐尴尬,只当做什么都不知道,骑上自行车晃晃悠悠的来到了气象站。 老猫早就等在站里面,把第一批人员名单交给了李爱国。 “这一批一共是三十五人。” 李爱国接过来简单看了一下。 名单上各种信息齐备,有名字,履历等信息,不用问就知道是伪造的。 “按照之前计划好的,把他们派出去吧。”李爱国在名单上签上名字,递了回去。 有了这个签字,再到指挥部那边办理手续,名单上的人员就成了正式的气象员。 “这次太谢谢你了。”老猫是个很少动感情的人,此时却有些激动了。 “客气啥。这些老前辈,让他们晚年安稳,是咱们的本分。”李爱国拍拍他的肩膀。 “红星计算所那边的工作也完成得差不多了,我还得去盯一下。” 李爱国对老猫的工作能力很放心,处理这边的事情后,又向农夫做了汇报后,就前往了红星计算所。 就在他检查那些研究员们成果的时候,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的中年人也出现在了京城水文局的门口。 他的名字叫做包同。 当然了,这个名字是材料上的名字,真正的名字就连自己都忘记了。 包同跟那大部分气象员一样,父母都死在了鬼子手里面,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后来加入了队伍,才算是找到了大家庭。 只是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上的伤痛越来越多,气象站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数次让他到地方上工作。 包同却发现自己早就失去了行走在光明之中的能力。 幸好,现在能到气象点工作,听说这个气象点位于深山之中,正适合他的性子。 顺利办理了手续,包同被定为五级气象员,每个月工资五十七块二毛毛钱。 粮食定量为粗粮三十七斤,细粮十五斤,还有火柴票、煤油票等票据。 考虑到包同即将前往的区域不方便购买物资,气象局特意把这些粮票和票据全都换成了实物。 下午,包同登上了前往大兴安岭的火车。 到了站点后,在地方同志的安排下,乘坐卡车又足足行驶了一整天,才最终来到大山里一座古怪的建筑前。 建筑上有白色的铭牌:“气象局第二百三十七号气象点” “包同志,这里就是你今后工作的地方了,按照总指挥部的计划,全国气象预报网将在两天后正式启动,你要提前做好准备。” 地方上的同志感觉到包同有点奇怪,看人的目光渗人,跟他握了握手后,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