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舌尖上的慰藉-《皖东人家》


    第(1/3)页

    彩云和庆凤来到南京后,先考察了一下市场情况,对目前南京市场绿色大米的销售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午饭后,两人找到了赵老板,彩云跟他说:“这两天,我看了下合肥和南京市场绿色大米的销售情况,今天来就是想和你谈谈下一步合作的问题。”

    “好啊,绿色认证的问题你考虑好了吗?”

    “昨天合肥两个粮店的老板来我们这参观,愿意和我们长期合作,水稻收购价是每斤一块八,并没提出认证问题,而且,市场上销售的绿色大米好多都没有取得认证。”彩云故意把价格说高一些。

    “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取得认证,只有这样,好东西才能卖出好价钱。”

    “如果认证没能通过,那我们的水稻你按什么价格收购?”

    “如果你同意作为我们的生产基地,万一没通过认证,我们也可以按每斤一块八收购,但根据我们的调研,我对通过认证充满信心。”

    “取得认证后,我们水稻的收购价如何确定?”

    “收购价与我们销售的绿色大米价格挂钩,实行动态调整,具体价格,还要根据你的水稻具体情况再商议。”

    “行,就这么定了,我同意作为你们的生产基地,由你们负责申请认证。”

    “我就要你这句话,我们很快就会递交申请,你回去好好准备一下,现场审查时,我也过去。”

    庆凤问:“需要我外婆他们准备什么?”

    赵老板拿来一卷打印好的材料在庆凤面前晃了一下:“都在这里。”彩云道:“这是什么?”

    “这是有关绿色大米生产基地的工作制度、规程和要求,你们可以做成镜框挂起来,并严格按照这些要求逐项检查落实。”

    “没问题,我回去就办。”

    庆凤问赵老板:“既然都谈好了,是不是应该把合**议也签了?”

    “那是必须的。”

    “签几年?”

    “认证有效期是三年,先签三年怎么样?”

    彩云道:“可以。”

    签完协议后,彩云和庆凤说:“我早就想吃南京的鸭血鸭肠汤,一直没吃上,今天我们去尝一尝。”

    “走,我们去夫子庙,那里小吃多。”

    两人先在附近一家旅馆开了一个房间,然后来到夫子庙。

    这里的小吃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两人要了一份鸭血鸭肠汤,一份桂花鸭,两屉小笼包。

    吃完以后,两人漫步在夫子庙的大街小巷和秦淮河两岸,这里的夜景非常的美,两人边走边聊,彩云问庆凤:“在单位的工作都还好吗?”

    “挺好的。”

    “现在还是一个人住吗?”

    “没有,和我的一个好姐妹住在一起。”

    “这样好,一个人不安全。”

    “主要是有个伴,再说房租也涨价了。”

    “秘书工作是吃青春饭的,不是长久之计,我准备注册一个公司,想让你担任会计,你觉得怎么样?”

    “整个冬天都没事干,注册公司有必要吗?”

    “大家都爱吃我做的甲鱼和饺子,冬天正是吃甲鱼大补的时机,我想在镇上和县里开两个饭店,打出我们的甲鱼品牌。”

    “可会计工作我一点都不懂。”

    “不懂可以学,有这方面的培训班,先拿个会计证,就可以上岗了。”

    “我还是比较喜欢大城市的生活,更喜欢现在的工作。”

    “你是不是舍不得离开你们杨总了?”

    “外婆,您说什么呢?”

    “我是担心你们俩长期在一起会出事,到时候受伤害的肯定是你。”

    “外婆您想得太多了。”

    “但愿如此。”

    离开夫子庙时,彩云又买了一只桂花鸭,一斤状元豆,准备带回去让艳萍尝一尝。

    回家后,彩云切了一些桂花鸭端到艳萍面前:“这是南京特产,你尝一尝。”

    艳萍夹了一块放入嘴里,仔细品尝一番后,道:“好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