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那就干吧-《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


    第(1/3)页

    戴厂长笑得有些勉强;“程时同志说得有点吓人了,最多就是慢,怎么会出事故。”

    程时:“刚才那个‘咔哒’声,就是闭锁突笋与卡槽的金属摩擦。这是发生了机头回转式闭锁机构的表现。”

    “如果卡滞严重,强行操作,就会引发膛内二次击发。也就是枪机未完全闭锁时误触扳机。膛压峰值可能超过设计值的120%,导致枪管爆裂。或者闭锁突笋断裂碎片,飞溅伤人。我可不想拿首长们的安全开玩笑。”

    戴厂长:“不至于,不至于。”

    程时对射手说:“拆了看看。”

    射手拆了机枪。

    闭锁突笋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纵向划痕。

    戴厂长:“会不会是强行装弹和卸弹壳引起的。”

    程时:“把靶纸拿来看看。”

    前后各二十枪的靶纸被拿来比较了一下,后面那二十枪的百米散布比前一张扩大了近十厘米。

    戴厂长他们自从把枪改造好了之后,还没有这么连续单发测试过,所以也有些吃惊。

    程时又拿出纸和笔,一边画一边写:“机头回转式闭锁机构的核心是由机头、闭锁突笋、旋转卡槽构成。击发前,机头通过闭锁突笋卡入机匣闭锁卡槽,形成刚性闭锁;击发后,枪管短后坐带动枪机框后移,机头旋转解锁,完成抛壳与装填循环。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结构紧凑,但高膛压下的闭锁可靠性就很重要了。”

    “如果是普通弹药,还好,但是穿甲***膛压高达340MPa,弹头初速825m/s,远超传统***弹药。所以在发射时,火药燃气产生的瞬时压力通过弹头传递至枪机,闭锁突笋需承受超过1200N的冲击力,导致闭锁突笋与机匣卡槽接触面产生塑性变形和磨损。”

    “这也是我一再强调关键部位要用强度更大,抗疲劳性更好的材料的原因。如果能用30CrNi2MoVA超高强度钢制造闭锁突笋就最稳妥。机匣体、受弹机盖等部件还是要按照我之前说的改用TC4钛合金,重量减轻的同时提升抗冲击性能。不然怎么改都没有用。”

    “而且现在这个设计,闭锁突笋与卡槽的接触面存在应力集中点,还是要改。连同刚才那个机匣和机盖空隙的问题一起解决。在导棱-导槽配合结构的这里用陶瓷复合镀层工艺强化连接。受弹器盖后端采用双片式弹性卡簧设计,将间隙压缩至0.1毫米以内。”

    “同时闭锁突笋与卡槽接触面也要用陶瓷复合镀层工艺。同时将突笋根部圆角半径增大,卡槽采用梯形截面设计,增加接触面积。如果能在枪机框尾部安装液压缓冲器,也能将后坐冲击力峰值降低,减少闭锁机构动态载荷。”

    他说完,把那张纸撕下来递给厂长。

    厂长如获至宝,忙把这张纸收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