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人群中一个忙碌的妇女也是放下碗筷,对着刘胜兴嚷嚷着。 “问我这么些干啥。” “日子该怎么过,还是该怎么过呗。” “这有什么好问的。” 面对妇女泼辣的性格,刘胜兴也不着急,急忙让身后跟着的徒弟递上香烟,给众人纷纷发放。 这一波套近乎,也让这伙人稍微卸下了一些防备。 妇女一瞅刘胜兴给的一整包红塔山,嘴都咧到了耳根,急忙拿衣服擦擦手。 “哎!这是干什么!” “坐坐坐。” “我们以为是上面人安排来走访的。” 听到这话,刘胜兴跟徒弟二人眼睛一亮。 上面安排走访的? 这话外不就是有人提前指使好他们,让他们遇到上面来的领导该说什么话。 这一个建厂子,没有必要动用群众的力量吧。 刘胜兴也是跟几人打着哈哈。 “这叫什么话啊。” “我,搞民声报,就是为了报道咱贫苦老百姓生活的,看看能不能跟政府反映一下,改善一下生活。” “你这搞的,我都不好意思问了。” 周围几个大老爷们光着膀子抽着刘胜兴给的烟。 其中一个男子挑挑眉头。 “是那个山阳城的民声报。” “对对对!你也听说过我们?” “哎!我们老买你们报纸,你们那是真为老百姓做事儿的好报社啊!” 在表明身份过后,众人关系又进了不少。 其中几个大老爷们也是纷纷腾出一个坐的地方,拿衣服帮忙擦着土,顺便提前垫在下面。 刘胜兴看着这个准备垫在自己屁股下的衣服,笑着将其拿起来递了回去,毫不嫌弃地直接坐了下来。 这种态度,也让周围人不由跟刘胜兴更加亲近。 在简单闲聊过后,刘胜兴并没有主动讯问关于外资建厂的事情,而是讯问大家生活。 这样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要怎么样,而是让这群农户自己提起,到时候有人来问,他们也能稍微解释一下。 等政府找上刘胜兴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讲只是为了调查周围农户的状况,从而掩盖暗中调查的事情。 聊了一会儿,旁边徒弟奋笔疾书,也让周围不少农户看到了刘胜兴的诚意,把他当作自己人。 刘胜兴见时机成熟,也是主动引导着。 “哎,咱老百姓生活好起来了就行。” “只要今年不出点啥事儿,感觉又是平平安安的一年。” 这话一出,周围几人有些沉默。 刘胜兴稍微打量了一下,有个比较热情男子也是在旁边长叹一口气。 “说是这么说。” “我们这,没那么简单。” 刘胜兴微微一挑眉头,露出惊讶的表情。 “怎么?有事情?” 农户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那个泼辣的妇女也是没有藏着掖着,开口解释着。 “这事儿咱也不好说。” “说是小鬼子要来我们这建厂子。” “政府准备征用地皮。” “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准备征用哪边村子的。” 刘胜兴心中一喜。 他等的就是这个消息,旁边小徒弟也是装模作样地询问着。 “啊?小鬼子?” “他们来共城干什么。” 有了这个引子,农户们也是畅所欲言,很快就把事情说了个七七八八。 但结果却让刘胜兴跟徒弟有些意外。 面对这群小鬼子来见厂子,虽然还有不少人出于抵触的心理,但其中一部分人还是表示着支持。 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给的大饼太香了。 只要等厂子被建起了,日企决定要给被征用土地的农户优先进入厂子工作的机会,并且还有一大笔补偿。 而共城户口的人,也拥有着优先进行报名的资格。 这年头能够进入一个外企工作,别说是哪个国家的外企,放在明面上也是够让不少人羡慕的。 这种一步登天的机会摆在面前,一辈子都在地里忙碌的农户,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机会,只要家里小辈能进入厂子,那都是在家谱上颇有面的。 况且这年头厂子里走关系,代代当工人的习惯还没有改变,只要进入厂子,在这群人眼中就跟直接进入了铁饭碗一样。 在简单跟农户闲聊了一下,刘胜兴带着徒弟又去周围跑了一圈,结果也是显而易见。 虽然有不少农户还是比较反感的,但大多数人还是保持着支持的。 在开车去共城县里面的路上,就连刘胜兴的小徒弟也不由吐槽着。 “这叫什么事儿啊!” “怎么还有人乐意给小鬼子卖命的。” “这不是当狗汉奸吗!” 作为红身份出身的刘胜兴却没有像自己小徒弟一样过激。 他看了一眼小徒弟,只是冷幽幽地反问了。 “如果说当初小林老板没收咱们报社。” “有这样一份工作摆在你的面前。” “你怎么选?” 小徒弟微微一怔,对此哑口无言。 刘胜兴看着小徒弟沉默的样子,也是耐心安抚着。 “这事儿不怪他们,老百姓也想要过好的生活。” “但我相信国家,能做好这一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