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简直就是奇迹,恭喜陈轩!-《我的现实加点自传》


    第(2/3)页

    “我去,这个叫江遥的履历,我怎么感觉,我上去的赢面,还更大一些呢?”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好歹我初中一百米还获得过班级冠军呢,这江遥也太拉胯了”

    “服了服了,原本还有一丝的期待,期待陈轩能逆袭的,但现在嘛,呵呵.”

    随着杨建的继续介绍.

    【第二棒,冯东东,emmm小腿看起来很壮..】

    弹幕清一色的:“.”

    【第三棒,郑勇,emmm1米88的身高,身材挺不错.】

    弹幕再次:“.”

    杨建憋得满脸通红,有些后悔来解说这一场比赛了。

    网友们的弹幕,也没力气多扯了。

    只能

    “好吧,陈轩加油。”

    “emmm加油吧。”

    “陈轩,大家所能做的,就是祝你好运。”

    甚至看台上。

    刚刚绝望的张羽,此刻看着手机直播间里的弹幕,信心也激动地重拾回来。

    他状若疯癫的大笑道,“哈哈哈哈,我也是煞笔了,陈轩吊归吊,但接力赛他拿什么赢我!”

    一众小弟,和他身后的体校观众,亦大笑不止。

    可以说整个体育馆内。

    除了姜金等知道陈轩会武功的人外,其他所有人都对医大接力队,不看好。

    领导看台台上。

    体育总署署长,和一众国家田径队领导面面相觑。

    然后愁眉不展。

    “我们,是不是考虑得不太周全?”

    “这样还替陈轩扬名?拉踩他还差不多吧?”

    “失算了,只顾及到了下午的400米,竟忘了陈轩早上还有接力赛。”

    “是啊,我们的公告发布得太早了。”

    “可是不这个时候发,下午发的话,时间又太紧急,根本无法形成足够的热度。”

    “罢了罢了,听天由命吧,只能寄望于这场接力赛,不会影响到陈轩下午400米的表现。”

    “哎太急于求成了我们.”

    甚至唐墨夕,也和一众姐妹无语扶额。

    医大校长却反而松了口气,因为他不想再接电话了。

    但全场颓靡的气氛,在解说员介绍到陈轩后,徒然热烈激昂了起来

    【第四棒,陈轩!】

    杨建的声音刚刚传出,全场就响起了整齐划一的..

    “陈轩!”

    “陈轩!”

    “陈轩!”

    正在跑道上,丈量助跑器合适位置的陈轩,讶异抬头。

    他没想到,自己现在竟然这么受欢迎。

    场边的唐墨夕,也跟疯了似的用力摇晃陆可言,“可言可言,你看到了吗,那是我的陈轩!”

    陆可言白眼翻得,眼皮都差点要抽筋了。

    甚至姜贝贝,也在激动摇晃聂柔,“小柔小柔,陈轩呐,陈轩呐.”

    聂柔,也无语翻白眼。

    医大校园内。

    没有来体育馆的林湘湘和豆豆,也在宿舍里,用手机观看陈轩的比赛。

    不同于豆豆知道陈轩赢面很大,一脸淡然的表情。

    林湘湘心里,却有些替陈轩着急。

    她刚刚看完陈轩的《999999次重生后》。

    挥去脑海中,那些色色的剧情。

    她又认识到了陈轩的重情重义。

    莫名的,她想多了解陈轩一些。

    也多了些期待。

    期待陈轩能人所不能。

    打脸全网,赢下这场比赛。

    然后。

    趁豆豆共享了流量,她就全文下载了《我的现实加点自传》..

    不禁好奇:陈轩这本书里的主角,又会是怎样的呢?

    【第八道,鲁洲海洋大学.】

    【我们知道,接力比赛是相当精彩的,因为每一棒对应的选手的特点都不同。】

    【第一棒的选手,要求强大的爆发力,并且起跑技术要好,同时具备较高质量的弯道加速技术。】

    【第二棒,需要高速奔跑时,持续的时间要长,因为他的实际奔跑距离会有120米左右。】

    【一旦第二棒没有领先优势,那么所有的压力,就会来到第三棒。】

    【因此,第三棒需要综合实力超强的选手。】

    【并且在这个区域会再次进入弯道,对弯道的技术要求也极为的高。】

    【就好比鲁洲体育大学的第三棒,虽然他的百米个人成绩不太突出,但他的资料显示,他擅长的是200米,在去年获得过全省大学生运动会200米的亚军。】

    【至于第七道的医科大学,emmm】

    【陈轩本来最合适第三道的,因为从他400米的成绩可以看出,他的弯道技术世界第一流。】

    【但医科大学的阵容嘛,确实需要陈轩担任第四棒。】

    【因为他们,需要速度型的高手完成最后的冲刺。】

    【显然没有人比,最高速最快最持久的陈轩,更合适了。】

    【不过,陈轩或者医科大学,也不是没有赢的希望。】

    【只要他们接棒的过程,能零失误,完美地完成,那完全可以弥补另外三位个人百米成绩不突出,造成的速度损失。】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

    【赢得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杨建这话一出,所有观众都点头赞同。

    那他们现在期待陈轩会赢了?

    呵呵

    别误会,他们只是赞同杨建的理论。

    现实里,哪有那么多的奇迹哦。

    就算有,在这种情形下,也只会发生在多年苦练接力,有足够的默契配合的接力队上。

    至于陈轩的医科大学接力队?

    都是些大一新生。

    他们之间,甚至都不太相熟。

    又怎么可能,在他们身上会有奇迹发生?

    【比赛选手已经就位。】

    砰——

    【发令枪响,比赛开始!】

    瞬间。

    八所大学的第一棒运动员。

    如离弦之箭般,冲出!

    第七道上。

    江遥的起跑反应,非常不错。

    他的步频非常快。

    虽然身高不如其他赛道的选手,但他快速的步频,令他在起跑阶段并没有落下其他人。

    甚至在前六十米阶段,还追上了第八道的第一棒。

    他本来,运动能力就很出色。

    这两天,又在陈轩的精神力微操下,提升了他的不少运动能力。

    尤其,针对他起跑和弯道技术,陈轩可是费劲了心思地在梦里教他。

    【第七道的第一棒,起跑非常不错,他的实力比我预料的,要强得很多啊。】

    【第一二棒的交接,仅次于鲁洲大学队。】

    江遥专注于全力奔跑,丝毫不受全场的加油声侵扰。

    余光在瞄到,第二棒的冯东东的身影时,更是拼尽了全力的交替双腿。

    随着两人间的距离,逐渐进入预期的接力范围。

    他突然大吼一声,

    “接!”

    冯东东却丝毫没有被惊到。

    这两天,陈轩一有空闲就同时拖他和郑勇、江遥,四人一起入梦。

    可以说,他和江遥的默契,早已培养到了无需分心的地步。

    冯东东只顾埋头加速。

    只留,一只左手向后伸着。

    他甚至,都没有分心去关注接力棒是否已经接住。

    只凭直觉,顺手一抓握,就马上收回左手,拼命奔跑。

    甚至跑出三十余米后。

    左手传来的熟悉触感,才告知他的大脑,他已经顺利接棒了。

    【鲁洲体育大学的接棒非常顺利,等等,我看到了什么?】

    【医科大学的接棒,似乎更完美!】

    【我天,他们似乎追上了鲁洲体育大学!】

    解说员杨建,惊呼出声。

    他用似乎来形容,因为医科大学在第七道,距离第四道的鲁洲体育大学,有一些距离。

    他也有些,不确定是否追上了。

    只是职业经验告诉他,应该是追上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江遥和冯东东的接棒非常完美。

    冯东东的速度没有一丝损耗,整个人就好像全力冲刺一般,极为的顺畅。

    因为接棒的顺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