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药神-《我的黑料震惊全网》
            
            
            
                
    第(3/3)页
    只要票房高了,这部电影就稳了,不会被下架了。
    口碑好的电影票房不高可能被下架,票房高的电影基本不会被下架,为什么?经济效应,可以带动经济,刺激消费。
    这也是陈少荣为什么坚持如果剪成稀巴烂,他宁愿不上映,因为票房不高口碑还差,如果口碑好票房也好,那么无形中就得到了个免死招牌了。
    人嘛,永远觉得快要没有的东西才值得珍惜,观众们就这个心理,物以稀为贵,这也是一种恐慌心理,去完了就没了,必须抢先一步。
    所以第二天还保持了两亿的票房,第三天还是两亿票房,遥遥领先于其他的同行,这还不是什么节假日上映的,这个票房简直让市场扎目结舌。
    怎么也想不到陈少荣第一部电影会受欢迎,大部分人也没想到陈少荣第一部电影就这么成功。
    其实这部电影前世之所以在国外口碑爆表,如果不是国内剪辑了好多,国内也爆表,因为这部电影集合了国内顶级的团队,有大导演给与指导,团队也是用的内娱和港岛的顶级电影团队,就是出个创意,然后顶级团队操刀打辅助。
    只是内容有点超纲了,才会被剪辑掉那么多的关键点,少了这几个被剪掉的关键点,这部片子就是一部故事线混乱的影片。
    陈少荣这也是跟阿兰学的,不接受剪辑,最多接受打个码来保障故事完整性,这样才能保住口碑,有了口碑就不缺市场。
    陈少荣这次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这部电影在内娱票房高口碑好,他一点也不意外,因为在日韩已经做到了口碑好票房高了。
    无非是内娱有更大的市场,更大的消费力,但是很快到了第三天,就没什么票房了。
    愿意走进影院看的人就那么一波,又不是节假日上映,关键很多人看过了,就没了新鲜感了。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那么在乎前期宣发,首映礼,预售票房,首日票房。
    就是害怕有盗版,一部电影最赚的就是前一周,之后就看各家防盗能力。
    电影市场消费者非常固定,这批人带动的是不怎么看电影的人去电影院看电影,这批人的忍耐力很强。
    如果有盗版,一定首选盗版,尽量不花钱去看,或者等到网络平台播出。
    这批人如果按耐不住寂寞去消费了,那这电影才算赚麻了,陈少荣这部电影上映太久了,所以没能吸引来这批人。
    最终票房也只能达到八个亿,赚是赚了,但这八个亿在国内目前电影市场就不够看了。
    甚至很多电影导演票房七亿八亿都算扑街了,毕竟现在都是几十亿,超过十亿是个门槛,二十亿是一个,三十亿又是一个。
    陈少荣有了这部电影票房和口碑保障,他才敢拍第二部大制作,因为这样才能拉到投资。
    如果不是这部电影最适合他自己自拍自导,他不会选择这部。
    他想直接上流浪地球这类的,但新入行没代表作,没咖位,想要市场和投资方有信心很难,除非有电影行业大佬撑腰。
    本来想找元龙的,但他这几年电影口碑也不咋地,不如不找了,其他的行业内的大佬他还不熟悉。
    这部电影就是陈少荣做给市场看的,我可以,我电影一样有天赋,那么第二部他就能拉投资了。
    一部电影,大制作的成本太高了,他现在个人玩不起,所以必须拉投资,他也不敢保证下一部一定可以成功,这时期拍流浪地球就必定大火。
    所以他第二部要拍什么,还要谨慎一下,为了保险起见,他准备拍比较稳的商业片,但要有故事内容和口碑,还能展现他导演天赋,一部更比一部厉害。
    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我不是药神],他决定拍这个。
    一部有内容的商业片,安全性比直接拍科幻片保障性更大,因为药神这个题材和内容会让观众主动进影院,它有非常好的故事性。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