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哪一项不要钱?-《从县委书记问鼎权力巅峰》


    第(2/3)页

    “这个我们研究过,肯定是恢复原来的价格体系呀。”

    “修缮投入这么大,后续维护管理也需要持续投入,门票收入是最直接、最稳定的来源。”

    “80元?”江昭宁直接报出了那个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数字,眉头不易察觉地蹙起,“我记得清凉寺修缮前就是这个价,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还要多。”

    “重新开放还维持这个价?”

    “林局,你觉得,是不是多了些?”

    林方政感受到书记话语中的质疑,立刻坐得更直,开始陈述理由:“江书记,80元的价格,比之前前确实高了不少。”

    “但是,请您听我解释。”

    他掰着手指,条理清晰地说下去:“首先,这次大殿主体修缮预算就是130万,这还不包括后续的维护费用。”

    “这笔钱,虽然财政拨了,只是救急。后续的日常维护费用需要寺庙自身通过香火和门票收入来弥补。”

    “我们和清凉寺管理委员会,是有分成协议的,只是执行得不太好。”

    “我打算以后将门票收入的35%如数返还给寺庙,用于日常运营、僧众生活和小型维护。这是硬性支出。”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江昭宁的表情,见他只是静静听着,便继续道:“其次,更重要的是我们局里自身的压力。”

    “您知道的,这次机构改革,文旅局和宗教局合并,避免了政出两门,相互扯皮推诿的局面,但‘吃饭的嘴’也多了不少啊。”

    林方政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财政拨款是按行政编制人头来的,这勉强能覆盖在编人员的基本工资。但是,”他加重了语气,“我们还有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事业编制人员!他们的绩效、补贴,很大一部分要靠单位自筹。”

    “还有更现实的问题:合同工、临时工!”

    “景区讲解、票务、安保、保洁、绿化维护……这些一线服务岗位,靠那点拨款根本养不起,全靠门票和旅游相关的经营收入在支撑。”

    “清凉寺作为我们县最重要的宗教旅游景点,是我们即将成立的文旅局重要的‘钱袋子’之一。”

    林方政越说越觉得理直气壮:“您想想,除了按规定比例上交国库的部分,剩下的钱,要维持这么大一个摊子的日常运转:水电费、设备维护更新、人员工资社保,特别是非在编人员的办公经费、宣传营销费用……哪一项不要钱?”

    “合同工、临时工加起来上百号人,平均月薪加社保也要两千七八,一个月就是几十万的开销!”

    “这还没算一些应急的维修、活动的组织费用。清凉寺门票收入是我们预算里非常重要的一块拼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