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大雄宝殿后方,一片明显新近被翻动过的泥地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 那里的泥土颜色深褐、颗粒松散,与周围板结发黑、长着稀疏杂草的老土形成刺眼的对比。 他掏出手机,打开摄像功能,绕着那片区域缓步移动。 他蹲下,镜头贴近地面,捕捉翻土的细节。 他站起,后退几步,将这片区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纳入画面。 他甚至调整角度,让下午略显倾斜的阳光清晰地勾勒出翻动泥土的边界和纹理。 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力求还原每一个可疑的细节。 行至库房外墙根处,他的脚步再次停下。 那里,一片浓密的青苔覆盖着墙基。 然而,就在青苔的边缘,一道极细微的、几乎与苔色融为一体的深色污渍,还是没能逃过他鹰隼般的眼睛。 那颜色更深,更沉,带着一种不祥的质感。 他毫不犹豫地举起手机,拉近镜头,对着那道污渍连续按下快门。 微距模式下,青苔的绒毛和污渍的细节纤毫毕现。 他甚至还用指尖轻轻刮了一点污渍边缘的附着物,凑近鼻端闻了闻,眉头皱得更深。 最后,他踱步到了那片曾悬挂着“万国旗”般女式内衣、如今只剩光秃秃竹竿的晾晒场。 目光如同精密的扫描仪,一寸寸扫过地面。 在几块碎石和枯叶之间,几枚散落的烟蒂和一个被踩得扁扁的廉价塑料口红壳,如同肮脏的疮疤,暴露在视野中。 烟蒂的牌子很普通,但过滤嘴的咬痕和残留的唾液痕迹清晰可见。 那口红壳是刺目的粉红色,塑料外壳,盖子脱落在一旁,里面残余的一小截膏体呈现出一种俗艳的玫红。 这绝不是僧侣该有的物品。 林方政蹲下身,屏住呼吸,再次用手机镜头,将它们一一清晰地记录下来。 就在他刚收起手机,准备起身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不远处回廊的拐角。 鄂建设的身影一闪而过,他显然也刚从某个角落“工作”完出来。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地、极其隐蔽地交汇了一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