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愧是我不愧是我,这新年礼物邪兄一定会喜欢。” 青衣少年将信送给邮差后,装模作样的在帐篷庭院外踱来踱去,很不大声地吟着自己终于对出的佳对,时不时朝某处偷偷瞄上一眼。 而将将行到此处的某人,恰好听到了李安生的佳作,悄悄附在敞篷后面,不料等了好半天却没了动静,正当那人准备放下尘埃时,李安生笑嘻嘻的声音响了起来,“瘦竹竿,好不好听啊?” 瘦竹竿下意识就要脚底抹油,但刚迈出去半只脚就缩了回来,立马挺直了身躯,“别嬉皮笑脸的,本伍长来可是有正事。” 不待李安生吐唾沫,瘦竹竿轻喝道,“食官听令!” 李安生拱了拱手,望着瘦竹竿,看他能放出来什么花,果不其然,后者很快立马笑了起来,“嘿嘿,小子,文太尉让我跟你说一声,明天晚上的饺子,准备五人份的就行了。” 李安生不禁问到,“其他人的呢?我们可是预备了上千个饺子,有你最爱吃的素茄子馅。” 瘦竹竿笑得更像一朵花,“余着,等我回来再吃,肉墩他们的也余着。” 青衣少年点点头,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顿了顿又开口道,“要不我现在给你下一碗?很快的,用不了多大会。” 瘦竹竿摆了摆手,“放心,我们只是去曹州送信,很快就回来了。” “对了。” “这个东西,你帮我拿着,等将来哪天你到了神农城,替我交给临渊书院的林先生。” 李安生望着手心一卷封皮都烂了的书,扉页上写着‘余花’两个字,掀开书页,字里行间竟是写满了清秀至极的小楷,看得李安生肃然一惊,猛地抬头看去,瘦竹竿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街头。 如果这时有人看得见,一定会发现平日里脸皮比城墙厚的青衣少年,面颊绯红。 李安生有点后悔了。 忽然现在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或者把白天的信追回来。 很快青衣少年又嘀咕起来,“余花?这瘦竹竿丑不拉几的,铁定不会叫这名字,一听就是个女子名字,我就说嘛,嗯。” ------ 李安生现在还不知道,不只‘余花’的名字,探马队二十二人的名字,除去他的外,很快都会被做成小木牌挂在南州城墙上。 李安生现在也不会知道,若干时日过后的南州长城,耀眼的大红灯笼依旧高高挂,城上尸体却已然大可“拾梯而上”,城墙一角,紧握着柔情的青衣少年,随着胸口剧烈的震颤,一股股鲜血溢流而出。 不知不觉,一袭青衣早已鲜红的少年诵起了那曲伴在耳边十数载的古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手中还握着剑的少年念着念着蓦地就湿了眼眶,“愿来到这世间的诸位,都能够如你所愿,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都能够有如朝菌,不知晦朔。” 少年头皮逐渐昏沉,眼前渐渐模糊,嘴唇却依旧反反复复轻轻启合,大抵是风雪有些大,少年明明说了很多,雪花扑朔迷离中却依稀来来回回只能听清几个字,“……张姑娘……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好起来的……” ------ 曹州,水上长城,明明滴酒未沾却忽然间仿佛醉得一塌糊涂的酒长清,嘴唇微动,好像在喃喃轻语,已在城关驻留近一月的粗衣少年挨得近,好像勉强听清了若许似乎听清了的东西:“少年乘白驹,恍若已白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