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历史上蔡伦结合西汉以来造纸的经验、以及从蚕妇缫丝中得到启发。 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鱼网等原料,施以锉、煮、浸、捣、抄等方法。 经过反复摸索终于制作出了植物纤维纸,也就是世人所说的“蔡侯纸”。 不过根据刘毅近期调研,蔡侯纸还未普及、价格也不便宜。 是以现在人们普遍还是沿用竹简作为书写材料。 便宜是便宜,就是过于笨重! 刘毅一眼就看到了里面存在的商机。 他只要在蔡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制作出比蔡侯纸质量更好、成本更低的白纸。 到时候绝对又是一款爆款产品! 关于制造纸张的具体工艺刘毅并不清楚。 他只知道可以用,竹、檀皮、麦杆、稻杆、草碱、树皮、芦苇等东西切碎蒸煮后进一步加工提取。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对于刘毅来说,多试验几次、慢慢试错总能提取出来。 刘毅提供思路给张凌,保密工作以及具体事宜依旧由张凌负责。 张凌得知刘毅要造纸,并且准备制造质量更好的宣纸。 双眼一亮,立刻去办! 他知道刘毅一定不会让他失望的! 是以他迅速在郊区盘下了一处作坊,作为自己的造纸厂。 根据刘毅的吩咐准备好了竹、檀皮、麦杆、稻杆、草碱、树皮、芦苇等大量的造纸原材料。 大池、大炕也是应有尽有。 刘毅亲自参与造纸的过程。 在他身先士卒带领下,众人热情高涨,全身充满干劲! 随着众人的不断实验,造纸的工艺渐渐娴熟起来。 调整材料比例、改进打浆粘稠程度…… 通过一次次的完善改进,皇天不负苦心人终是让他们制造出品质上佳的纸张。 表面更光滑、质感更轻盈。 无论是从外观还是质量都已超过蔡侯纸,而成本也却比之要便宜不少。 等技术成熟、能够批量生产后,成本还能再降一些。 不过刘毅并没有就此罢手。 联想到后世的抽纸原料大致分类为木浆、草浆、蔗浆、棉浆、回收废纸等。 他打算制作出100%原木浆或竹浆的纸张。 对于制作出的样品。 为了解决纸张颜色偏黄,他选用硫磺熏蒸漂白。 为了报纸纸张的寿命,他特地在制作过程添加石灰进行杀菌。 为了除去纸张上的异味,他将香皂制作过程多余的植物精油,滴入纸浆增加了纸张的芳香气味…… 最后仿照宣纸的做法,将许多纸张堆叠在一起,用石板压实。 终是让刘毅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平整宣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