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 重赏之下-《战国万人敌》
            
            
            
                
    第(3/3)页
    齐鲁两家十几代人的斗争,齐国是头一回,有这么好的借口和进攻态势。
    无盐邑是在鲁国的北面,又远离阳关,过了汶水,就是一马平川。
    加上会盟诸侯的支持,只要正面干死鲁国部队,整个鲁国铁定完蛋。
    可惜,如此好的机会,就因为魏子羽的一通骚操作,直接搞得齐国联军内部不稳,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以往齐军进攻阳关,是由东向西。
    但是这一回,就有点微妙了,是由西向东,这就让鲁国驻军,不得不消耗更多的城防资源。
    好在汉子国的使臣魏羽,此次出使鲁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希望,还有资源。
    其中之一的好东西,就是编织袋。
    陬邑大夫子纥看过这种汉子国的编织袋,做工粗糙,但是好用。
    用来填土的效率极高,最重要的一点,便宜,非常的便宜。
    “夫子!已经命人前往阳关附近征召民夫!”
    “今日先筑一座小城出来!”
    “嗨!”
    鲁国人的“小城”,就相当于守军在城外安插的钉子,大概就是四五十步一个,不会太大,但是非常方便弓弩手射击。
    阳关的守军,也能轻松地配合,弓弩能够够到的地方,就能配合防守。
    随后就是一个“小城”接着另外一个“小城”,大量的“小城”形成了间隔,不但能够把进攻的敌军分割,还能更加有效地杀伤。
    只是以往修筑这样的“小城”,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这一次却是不同,有了大量的编织袋,效率大大提高。
    而且跟着陬邑大夫子纥来到阳关的,还有马车中装满了的农具。
    铁锹、铁铲,都是好东西,虽然是用过的,但是有就是比没有强。
    春季的泥泞,这时候也有了好处,因为土壤松软,挖掘起来自然是更加轻松。
    民夫们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见曲阜来了大夫,都是老老实实地听从吩咐。
    乡士、武士也都是忙不迭组织人手,这一次守得好,就是大功一件。
    “河堤处当再盖箭楼!”
    “嗨!”
    “战车当在瓮城之中。”
    “嗨!”
    “弓弩手如何?!”
    “城中士卒不过五百,如今征召民夫,已增弓弩手二千。”
    “好!”
    阳关本地就是有这样的好处,因为常年作战,又或者说以前曾经长期跟齐人作战,本地住户大多都有射猎的习惯。
    会射箭的人,其实要比会用弩机的更多一些。
    此次子纥前来阳关,是把家中奴客都带来了,加上陬邑的友朋亲眷,还有一些愿意追随他的士人,总的兵力居然还挺可观。
    能直接拉出来打的,加上守军,居然有八百多人。
    到了阳关之后,子纥先是散了一波财,让本地人出工出力,然后又给守军和临时征召的民夫们许下承诺,只要击退齐军,到时候一起前往曲阜领赏,接受国君的接见!
    有了这一番承诺,整个阳关内外,竟然都是士气高昂,竟是不惧随时可能前来的齐国大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