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丧公子岂会轻易撒手,他那无影棍法中也暗含极高明的内劲。丧公子见长剑已和三节棍缠在一起,也使劲拧转棍身,企图扯落裴旻长剑,两股力量反向相持,两人皆手暴青筋,额头冒汗。 只听得两人一声吼,双双支持不住,同时撒手,那两件兵器绞在一起,直飞上天去,又叮叮当当的落在大堰之上,而两人的右掌皆微微颤抖不已。 丧公子见自己的得意兵刃被破,方知裴旻名不虚传,他哪知裴旻这一刺剑不过是侥幸刺中铜棍圆环,然万事冥冥中自有天意,裴旻幸许便是自己的克星,但他并未就此罢手,他双掌一错,呼的一掌向裴旻拍去。 哪知兵器上是丧公子棋高一着,但掌法却是裴旻略胜一筹。 只因裴旻受益于《无极心经》,对拳掌有更深切的体会。更何况裴旻自长生园中吃过大亏后,对丧公子一直存有警觉之心,并未因破了无影三节棍而有所松懈。 此时见丧公子用掌来攻,裴旻早已有所提防,一闪身,使一式“顺水推舟”,双手往丧公子背上一推,哪知道大堰两侧常年水汽蒸腾,堰沿湿滑,丧公子一个趔趄,向滚滚岷江中滑去。 裴旻心中一紧,那宝儿的形象蓦然浮现在脑海中,他没有犹豫,一把拾起地上的三节棍飞扑过去,他抖擞着将铜棍的另一头伸向那丧家犬。 丧公子抓住铜棍的一端,看了看西岸的那条人影,再看了看裴旻,脸上竟露出了一抹灿烂的微笑,这是裴旻第一次看到他的笑,但也许是最后一次了,丧公子手一松,面带着微笑跌入了滚滚的岷江之中,转瞬间便消失不见了。 追风见状,毫不犹豫的往江流波心一跃,瞬间便也无影无踪了。 裴旻握着那无影三节棍仰卧在大堰上,看着天上的鸟儿在空中蹁跹飞舞,他却没有战胜敌人的丝毫喜悦,内心却是无比惆怅,无比失落。 而此时,这些日子的奔波,身上的伤痛,丧家犬的微笑纷纷涌上心头,他有些不堪重负,他觉得自己的心很累很累,他的眼睛渐渐模糊起来,因为他看到了裴鼎、古通今、月娥眉、公孙大娘、万仞山几人从远处向他奔来…… 剑南道成都府,又称锦官城,因地处盆地,气候温和,自古以来就是物阜民丰的天府之国,又是三国后汉建国之地,所以,成都物产丰富,风景名胜极多。 玄宗便在成都尽情游览,尤其是在号称“青城天下幽”的道教圣地青城山,那天师洞、老君阁、上清宫、全真观等道教清修之地,让他与吴道子俱是流连忘返。 三日后,在大批羽林军与剑南当地驻军的簇拥下,玄宗坐在金銮马车上,准备从成都起驾回转长安。 玄宗此次出行可说是有惊无险,他看遍了山水人情,经历了生死劫难,自此以后,玄宗罢了出宫的念头,继续在深宫中安享太平,直至安史之乱,方才被逼逃亡,且是再次入蜀避难,这是后话不提。 吴道子此行亦大增阅历,回宫之后,他凝神挥笔,仅一日之内,便将太白山与岷江一带所见之山水丘壑绘于皇宫大同殿白壁之上,玄宗看了啧啧称赞,仿佛又旧地重游一般。 裴旻因救驾有功,被玄宗封为五品游击将军,他这次欣然接受,只因与在护送玄宗回成都的过程中,裴旻斗胆问起钟馗之事,玄宗此时方知钟馗乃裴旻好友,他告之裴旻,钟馗并非因为长相而被赶出金殿,而是因为宰相李林甫从中作梗,意欲安排其子李屿为状元,故而诬说钟馗乃无学奸诈之辈,殿试弄虚作假,玄宗事后方知,已将李林甫狠狠的责骂一顿,只是钟馗过于情急,撞榜而死,错已铸成,无可追悔。 裴旻暂领将军之衔,并决意留在成都悟剑数日,只因丧公子武功之强,是他前所未见的,这也使得裴旻认识到自己剑法之不足,又因他对剑已到了爱之成痴的地步,故而务求将剑法练至随心所欲之境地。 裴旻让父亲带着大家仍回陌桑村中。 月娥眉却向趁机回峨眉山上,去探望她的师傅清溪散人。 锦官城西郊,众人分别在即,公孙大娘本不愿与裴旻分开,但她十分聪明,知道要给裴旻练剑的私密空间,两人相望良久,他们也不得不分开。 公孙大娘依依不舍道:“阿弟,保重!” 裴旻点了点头,看着公孙大娘一行人渐渐远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