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卷 游历四方之乐 第122章 丝竹之乐-《剑圣琴心》


    第(2/3)页

    只见李龟年仍是戴着黑色璞头帽,穿着宽大皂衣袍,清廋的脸庞,飘逸的胡须,但今日李龟年却格外的神采飞扬,只见他站在椅旁,腰间挎着一面红色的腰鼓,他左手扶鼓,右手有节奏的拍着鼓面,煞是洋洋自得。

    第二张湘妃竹椅前又站有一人,相貌与李龟年颇为神似,只是年龄稍幼,但见他双手半举空中,随着节拍唱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他此时唱的是王翰的诗作:《凉州曲》。

    这首曲子被称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本常用来在军中表演,士兵们时常在马上吹起鼓角,高唱此诗,便有道不尽的苍凉之感。

    但此刻此人此时此地唱着这《凉州曲》,纵使在这江南水乡,也让人突然如临边塞,仿佛让在座之人看到了开怀痛饮的军士,看到了葡萄美酒,看到了夜光杯,看到了沙场征战的军营生活。

    第三张竹椅上空空如也,一位中年男子从椅边来到了大厅的中央,随着音乐和歌声的节拍跳起舞来,他的舞姿古朴典雅,或做策马扬鞭骑马状,或做狂饮烂醉喝酒状,或做挥手拜别出征状……最为奇特的是,他的相貌与李龟年仍有八分相似。

    大厅上方主位却摆着一张宽大如床的紫檀雕花椅,上面斜倚着一名五旬左右的老者,只见他头戴一顶乌纱硬角幞头帽,穿一身轻纱回文素衣袍,其人天堂饱满锃亮,一双丹凤大眼,两轮垂肩肥耳,两撇八字胡须,脸庞圆润饱满,活脱脱一派王者风范。

    此时,这老者双眼微闭,展颜微笑,右手指节随着音乐的节拍轻轻的敲打着拍子,显得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老者的旁边,一位慈眉善目的银衣美妇正温柔的剥下一颗紫玉葡萄往他的嘴里送去。

    在这老者所坐的紫檀椅所靠着的大厅正墙上,雕刻着一副麒麟献瑞图,紫檀大椅的两边,各有一名妙龄女子手执一柄长长的掌扇在轻轻挥动,让人直觉这老者是无比尊贵之人。

    而那檀木雕花椅的旁边还坐着一人,此人三十余岁,头戴一顶软帽,面颊消瘦,下颌胡须稀少,一双细长的眼睛正微微眯着欣赏场中之乐舞。

    厅中人人都神情十分专注地沉浸于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对新进的公孙大娘纷纷视而不见。

    一曲《凉州曲》唱罢,众人各自品茶谈论,好不惬意。

    那书生此时方才上堂,边走边向两边的乐工们抱拳行礼致意,众乐人似乎与他相熟,纷纷回应:“小王爷回来啦。”

    那书生直到走到那老者面前,他朝着那老者屈膝磕头,边拜边道:“父亲贵安!姨娘贵安!”

    老者笑道:“瑾儿,瞧你满脸倦色的样子,不知道又野到哪里玩儿去了?”

    那书生不回答老者的话,却假装向那银衣美妇求救道:“姨娘,你瞧瞧,爹爹每次一见面就是责备我!”

    银衣美妇笑盈盈地轻抬皓腕:“王爷还不是为了你好,你起来吧,咦,你带来的这位姑娘是?”

    书生道:“忘了给父亲和姨娘介绍了,这位……这位姑娘,孩儿也是在街上偶然相逢,还不知道她的姓名,还是请姑娘自己说吧。”说着,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公孙大娘上前敛身一福,正欲答话,那堂上的老者“咦”了一声,道:“来的可是‘舞魁”公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