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鉴真大师与裴旻对望了一眼,两人似乎都在想,我们刚在山上谈过此事,他是怎么知道的? 裴旻自是不方便发问,鉴真大师已出声相询:“不知安大人如何得知我即将出海的消息?” “哈哈哈……”安庆绪笑道,“鸿胪寺主管一切内礼外交事务,只要是大唐管辖之地,地方但凡有重大事件,当地官员必先呈报鸿胪寺备案,鸿胪寺结交遍布天下,消息灵通,天下之事本寺卿不知道的又有多少呢?” 鉴真与裴旻不禁悚然动容,心里都有一种隐隐不安之感。相比朝廷中的三省六部,鸿胪寺虽是特设的一个机构,但它是一个没有多大实权的部门,既不管钱,又无兵权,没想到暗地里掌握了大大小小上上下下无数的机密要事,看来官场这中间的水实在是太深了。 鉴真大师道:“敢问安寺卿,到底是什么事情用得着老衲之处?” 安庆绪娓娓言道:“你们都知道,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在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中华第一位大统一的皇帝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用尽各种办法,他听方士徐福上书说海中三座仙山上有神仙居住,必有长生之术。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预备好的三年粮食、衣物、药品、农具等一应物资,乘坐蜃楼之船入海求仙,但徐福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与神仙,后来,徐福便神秘失踪了,有人说他葬身大海,有人说他在岛上自立为王,还有人说他带着那些童男童女去了日本……” 裴旻道:“这些传说我也听人讲过,但此事怕有一千年之久,早已成为历史,真相如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安大人又为什么讲起了这件事呢?” 安庆绪道:“这个徐福寻仙的传说与我此次之任务大有干系。我朝明皇陛下今已年过六旬,自从今年七月十五中元节在泰山祭祖告天后,他似乎与天有所感应,仿佛觉得上天在召唤于他,陛下本来就十分痴迷于长生不老炼丹术,这一两个月以来,他求取长生不老药的意念更加迫切。因为我身为鸿胪寺卿,精通各地地理人情,陛下以前便一直让我花大力气寻找不老药。本月,吾皇已下密令,多次催促我举全中华之力,为其物色炼丹术士,务必炼制出长生不老药,还要循着历朝历代道家仙人的足迹,寻找散落各地的长生之药。” 鉴真大师长叹一声,道:“古往今来,哪里来的长生不老,那些寿龄极高之人,大多是抛却了喜怒哀乐、功名利禄的修道之人,他们常常隐居深山,粗茶淡饭,过着无忧无虑、云淡风轻的日子,他们吃得粗粮、睡眠康健,因此得以长生,是药三分毒,哪里是药物能延年益寿的呢?” 安庆绪接着道:“陛下哪里知道这些,他与秦始皇一样,一心一意追求不老药。加上宰相杨国忠因为杨贵妃的关系,在朝中势力很大,深得明皇信任,但他一味专权跋扈,败坏超纲,我父身为三地节度使,多次向皇帝陛下进言,直陈杨宰相专权误国之事。因此杨国忠与我父多有不和,常常污蔑我父有谋反的野心,还常在明皇面前煽风点火,说我办事不力,不是真心为皇帝求取仙药。明皇陛下因此大怒,要我最迟在明年内必须找到长生不老药,否则,就赐我一死!” “因此,我不得不以此事为当务之急。我任鸿胪寺卿以来,结交遍布天下,四海英雄莫不给安某几分薄面。于是,我利用所有的人脉打听消息,终于得到了一个可靠的情报。” “情报里说,九百多年前,秦始皇向东巡游到泰山附近之时见过一位奇人,叫做安期先生,他们一见如故,大谈了三天三夜,秦始皇赏赐了非常丰厚的珍宝给那安期先生,但安期先生走的时候却两手空空,只留下一双赤玉鞋和一封羊皮信,信中叫秦始皇三年后到蓬莱仙岛去找他。三年后,始皇帝就派了徐福向蓬莱进发,至于结果如何,先前我已经说过了,无果而终。但是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叫李少君的方士称自己路遇盗贼,一个叫安期的神仙救了他一命,安期先生还请他吃了个仙枣,李少君吃了仙枣后,他身上被强盗打伤的地方便痊愈了,整个人还精神百倍,眉飞色舞。” 裴旻道:“东海长流水,南山不老松。这一切不过是前人传说,不可尽信,人岂能长生?能从秦始皇活到汉武帝时代的人,少说也是百岁以上高龄了吧,我只听说本朝异人李道子活了一百多岁,其他朝代百岁以上者实属凤毛麟角。” 安庆绪看了裴旻一眼,道:“那是因为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极少,凡人有几个能遇仙缘?我认为安期先生的确存在,他的仙枣极有可能就是人们苦苦寻找的长生果,而长有仙枣的地方便在海上的神秘仙岛上。根据我收集的情报推测,那神秘岛就应该在扬州出海口与日本国之间的大海上。” 安庆绪神神秘秘的从怀中取出一大块儿红色的玉石,放在手掌上托着,道,“你们看,这是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