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三更君-《再生欢》
            
            
            
                
    第(1/3)页
    ◎相见宣王,我仍是我◎
    杨仪抱着薛放,  感觉他滚烫的怀抱。
    难舍难分。
    贴在他耳畔,杨仪低低道:“你这次去……尤其是要注意海州的海潮,以及堤坝……你别问为什么。只记得我的话。”
    薛放原本确实有些疑惑,  听了杨仪最后一句,便道:“好。我记着。”
    杨仪盯着他,  感觉心里还有些话要说,  但一时半会儿又哪里说得完。
    薛放知道自己该走了。
    之前他吩咐巡检司的人先行,  到城外的七里亭等候自己,  他会追上。
    但是此刻四目相对,  薛放道:“不然你跟我一起去吧。”
    杨仪愣住。
    薛放道:“你不放心我,我、我也不放心你……”
    他没跟杨仪说的是,方才他去杨家没找到她,  便先回了侯府一趟。
    当时扈远侯极为吃惊:“好好地你怎么又要出京?这是怎么回事?”
    薛放简略道:“是急差,冯将军的调派。”
    扈远侯讶异:“可先前俞巡检不是已经……”
    薛放没叫扈远侯提出异议:“我回来是想拜托父亲一件事。”
    扈远侯疑惑:“嗯?”
    “我这趟出京,别的都不担心,  唯有杨仪……”他盯着扈远侯的双眼:“父亲,  我说句掏心窝的话,  父亲就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女儿来看待吧。若有人欺负她,父亲千万替我护着,  别叫她有个什么闪失才好。”
    扈远侯目瞪口呆。
    薛放直接跪了下来,  磕头:“求父亲答应我,一定要看好了她。”
    这简直是扈远侯梦里都不会出现的场景,  自己桀骜不驯的儿子,  竟然为了个女子这么恳求自己。
    薛放非得逼着他答应了,  才罢休。
    这幸而是之前杨仪说过,  永庆公主那件事已经告一段落,  但此时此刻,  四目相对,他竟仍是放不下,到底还是跟在身边才妥帖。
    杨仪瞧出了他的惴惴,反而镇定下来。
    “别说孩子气的话,你既然决定要去,那就把事情办好,其他的不要惦记。”杨仪清楚,就算她豁得出去,可薛放这一路必定急行,带着她哪里方便?
    而且海州的事情,有了俞星臣又有了他,自然用不着她了,带着她只会累赘。
    薛放道:“那我不在京内,你也会好好的?”
    他从来不曾像是现在这样儿女情长过。
    杨仪笑,略一点头:“走吧。别叫人久等了。”
    薛放把心一横,起身要下车,又叮嘱:“要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只管去找我父亲。他一定会尽力而为。”
    他纵身下地,刚要上马,杨仪却又想起一件事:“等等!”
    薛放赶忙回头,见杨仪在自己的荷包里乱翻,最后她索性把整个荷包摘下来,探手递了出来:“包着的是止血散,红色的是保命丹,灰色的……”
    薛放探手接住,顺势将她的手握在掌心里:“等我回来!”
    杨仪咬着唇,逼着自己不让眼泪流下。
    太医院。
    杨仪才来到,就给胡太医拦住了,笑道:“杨侍医,请留步。”
    “胡太医有事?”杨仪止步欠身。
    胡太医拱了拱手,左右溜看了眼,笑道:“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杨仪道:“胡太医有什么事,只管说就罢了。”
    正在这时,旁边有两位太医经过,见状彼此笑说了几句,其中一个道:“胡大人,先前数落杨太医的时候数你最是起劲儿,现在怎么样了?总不成又是要向人家请教了吧?”
    杨仪一怔。
    胡太医脸色微变,有点窘色,旋即道:“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先前关于沙翰林的症状,又有几个跟杨侍医一样判断得当的?如今只说我?”
    大家笑着走开。
    杨仪看向胡太医:“若有何事,请直说吧。”
    胡太医面带惭色,道:“杨侍医,先前是我多有误会……”
    “不必在意那些。”杨仪打断了他的话。
    胡太医定了定神,道:“既然这样,那我便直说了,前日,秦国公府请我过去,原来是国公府少奶奶有恙……”
    他将声音放低,道:“她每逢经期,就脾胃不适,隐隐作痛……而且仿佛外感风邪一般,发寒且又发热,我想她是女子之症,又是经期,想必是因为血气不足导致,因此开了四物汤,用以补血养血。”
    杨仪道:“然后呢?”
    胡太医皱眉:“就是这个奇怪,我本以为服下四物汤之后,至少会有所改善,谁知,她连汤药都喝不下,一饮便吐,而且不适之症加重……我去了两回,实在、实在是无计可施了。”
    杨仪道:“那,她脉象如何?”
    胡太医拧眉回想,道:“脉动有力,脉象似洪大……”
    杨仪思忖片刻:“脉象洪的话,是体内有实火热郁,四物汤虽是调经化瘀的,只是其中的当归,熟地黄,川芎等主药,都是温热之物,服下之后、热上加热,自然会越发不适。”
    胡太医瞪了瞪眼睛:“竟、竟是如此?但她分明是妇科之症,调经的话自然是要用四物汤最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