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江黎看着沈长安精心做出来的临床报告,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行改进,又做了第2批产品出来。 这次的效果明显比之前好了很多,已经超过了市面上了很多护肤品了。 江黎又准备了一些小样让沈长安送人。 大家刚收到的时候都有些痛苦,用过之后发现真香。 有人开始主动暗示沈长安还可以再给自己送一些,也有些人表示要花钱买。 江黎已经提前注册好了商标,护肤品的瓶子也设计的精美好看。 为了推广产品,沈长安按照成本价卖了一批给之前用过的亲朋好友和同事们。 江黎在精品街开了个护肤品店,一开始送些样品给人试用,慢慢的就有人过来购买。 工厂的起步总是很难,沈长安又帮她打通了供销社的路子。 先是给本省的供销社供货,接着是周边地区,再往外辐射。 护肤品渐渐有了名气,反响也非常好,江黎又去了京城,花大价钱在央视做了广告。 江黎想到的广告词简洁又响亮,短短两分钟的广告,就已经让她生产的护肤品家喻户晓。 此后工厂的订单爆了,江黎接单接到手软,钱多的数不过来。 江黎再接再厉,又开了另外一家工厂。 江黎一直都知道七八十年代的人的痛点,她们使用的卫生带不够方便,也不易于清洁。 她来了这受够了苦,一直琢磨着想生产一款卫生巾。 江黎以前研究过卫生巾的原理,想要做出来并不难,难的是找到合适的设备。 目前国内连卫生巾都没有,更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江黎花高价请了国外的工程师,根据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重新设计出来了一条全新的生产线。 江黎抢在安乐之前,最先抢占了卫生巾的市场。 此后她根据护肤品的推广经验,一步步的推广,还花了大价钱去央视打广告,终于使国内女性接受了卫生巾。 江黎生产的卫生巾物美价廉,极大的方便了国内的女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