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了这三万块钱,姜晚回到杂志社立刻调整了策略。 在缺钱的时候,这些钱相当于新鲜的血液。 原本半死不活的杂志社,也因此重新焕发着生机。 姜晚拿到钱做了几个重大调整,先是提高了优质稿件的稿费标准,接着扩大了第一版杂志的印刷量。 除此之外,姜晚还决定招兵买马。 现有的人手已经完全没办法支撑这个工作量。 姜晚自己也不是超人,加班加点的也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杂志社需要一个跟张主编能力相当的主编,这样才可以尽可能的减轻她的工作量。 只是这样的人才,就算是花高价也很难请过来。 放眼整个省城,能不能再找到一个都不好说。 姜晚打了张主编的电话,跟他说了杂志社目前的情况。 张主编也觉得目前的工作量太大,不仅是姜晚,甚至是他都忙不过来。 姜晚想要再请一个主编的想法得到了张主编的认同。 但是要请一个合格的主编,光给高工资还是没有用的。 “姜晚,我觉得我们必须都拿出一部分股份,不是请主编,而是招合伙人,这样才能吸引到高质量的人才。” 张主编不愧是张主编,他天然拥有着领导人的思维。 姜晚其实打这一通电话过去,也是有着同样的想法。 她就是想跟张主编商量这件事情,同时看看他的想法。 没想到两人不谋而合,一个电话就敲定了这件事情。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每个人拿出2.5%的股份,同时加上保底工资的模式,这样去吸引人才怎么样?” 2.5%的股份已经是姜晚能拿出来的极限。 因为杂志社前期的投资花的都是他们的钱,他们投进去的不仅时间精力,同时还有极大的风险。 现在杂志社已经运营起来了,对方只需要以自身能力入股,不需要承担太大的风险,因此拿到的股份也不会太多。 “我觉得可以,如果有股份的话,我倒是认识几个能力不错的主编,我可以打电话过去联络他们,希望我们开出的条件能打动他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