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整个贾家,无论是宁府还是荣府,贾母的地位无人能及,身为一品诰命夫人,她的地位堪比朝廷一品大员。 随着贾家人齐聚一堂,众人纷纷下跪迎候。 一队太监和锦衣卫从中门鱼贯而入,高声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贾家宁国府嫡长子贾钰品性端方,行为世范,战功卓著。” “在征北军中,尔屡建奇功,攻破鞑靼皇宫,手刃鞑靼大汗。” “朕承天序,抚有万方,恩泽遍布山川草木,今观尔忠勇可嘉,德才兼备,为国家之栋梁,社稷之柱石。特此降旨,以表朕之恩宠,加封尔为一等虎贲侯,此封号不仅代表朕对尔的赞赏,更意味着朕之信任与托付。 且此爵可世袭罔替,子孙万代,永享此荣。望尔子孙能承袭尔之精神,为国家尽忠职守,为黎民苍生造福。 并赐尔蟒袍一件,又赐虎贲侯府一座,钦此!” 宣读完毕,全场一片寂静。 贾家上下都愣住了,仿佛被定身法定住了一般。 “史老太太,领旨吧。”传旨的内务府太监严慎和颜悦色地对贾母说道。 “哦,好好。”贾母这才如梦初醒,恭敬地接过圣旨。 同时,她偷偷向贾赦使了个眼色。 贾赦心神领会,不动声色地将银票递给了严慎和随行的太监、锦衣卫。 “请问公公,钰少爷为何没有一同回来?”贾母小心翼翼地询问。 “回老太太,虎贲侯与征北军的将领们已先行前往太庙献俘,皇上正在设宴款待诸位功臣。” “稍后,太上皇还要召见虎贲侯,恐怕短时间内无法回来。” 听到这话,贾母、贾赦、贾珍等人的眼神都为之一凝。 太庙献俘虽然是惯例,但先是参加皇上的赐宴,再被太上皇召见,这份殊荣可见一斑。 显然,贾钰深得皇上器重,皇恩浩荡,非同小可。 随后,内务府太监严慎向贾母告辞,匆匆带领人马离去,因为他还有多家旨意需要传达。 而此时的宁安堂依旧沉浸在一片震惊之中,众人还未从这份惊天消息中回过神来。 “哥哥被封为侯爷了?”惜春懵懂地问道。 一旁的王熙凤忍不住打趣道:“四妹妹,这可不是一般的侯爷哦,这是一等虎贲侯。” “超品爵位,可以上朝佩刀,见到皇上都不用下跪。” “全天下,就这么一个虎贲侯,就是咱们钰少爷。” 王熙凤虽然不爱读书,大字不识几个,但她出身王家,对这类爵位的事情还是颇为了解的。 “二哥哥真的太厉害了。”探春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不仅是她,林黛玉、迎春、李纨等女眷也都对贾钰赞不绝口。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大胤王朝自建立伊始,武将勋贵一脉便一直昌盛,即便没有到重武轻文的地步,但武将的地位绝不亚于文臣。 甚至在许多人眼中,通过武举获得的身份比科举出身更具有分量。 特别是在功勋显赫的家族如贾家,他们更加看重以军功获得爵位的人。 “这个孽畜…” 无人察觉的是,王夫人心中潜藏的杀机和嫉妒如深渊般黑暗。 为何这样的荣耀没有落在她儿子宝玉的头上,反而被一个在东府并不起眼的霸道小子所得? “什么所谓的武夫,我…” 贾宝玉看着姐妹们的注意力都被贾钰吸引,又回想起上次被贾钰的训斥,不由得小声嘀咕。 整个宁安堂内,所有人都听得一清二楚,甚至连贾母的脸色也出现了变化。 贾钰刚刚被皇上赐予一品国侯的封号,天下人皆对其怀有敬意。此时若贾府内有人对其表示不满并传扬出去,那贾家的家风何在? 更重要的是,贾钰的虎贲侯府尚在建造中,他暂时会居住在东府,每日相见,若有隔阂,岂不是让人难堪。 “宝玉。” “别再胡说。” 贾母破天荒地训斥了贾宝玉。 她内心其实更多的是担忧。 贾钰并非易于对付的角色,他在三十万鞑靼骑兵中立下赫赫战功,手中的人命数不胜数。 而东府又是贾家的族长,若贾钰心生不满,请出贾敬开启祠堂对贾宝玉进行惩戒。 到那时,即便是贾母也未必能拦得住。 “唔…” 听到这些,贾宝玉再看向周围的姐妹,只见她们眼中都流露出愤怒,他这才心生畏惧,低下了头,不敢再多说一句。 贾赦和邢夫人看到这一幕,内心几乎欣喜若狂。 他们正愁找不到机会对付二房,没想到二房自己送上了门。 “珍儿。” “东府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钰儿如今已是国侯,身份非同小可,随身有三百亲兵护卫,每次出行都需要有人保护。” “老太太请放心,我会亲自负责此事,绝不会让二弟受到任何委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