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于无声处(中)-《盛唐破晓》
第(1/3)页
武后作出决断之后,问了一句,“蔺谷、萧敬为官才干如何?”
史务滋有片刻的哑然,严格说起来,奉事郎只是观政职位,著作浪更是修书的笔杆子,手中人财物三权俱无,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官员,他贵为天官尚书,总管天下吏治,自然不晓得这两个七品闲散青皮的能耐,只好含糊着道,“这二人敢于仗义直言,操守尚可,为官以来,未见纰漏,可称干练”
“甚好”武后微微笑,轻飘飘道,“青年官员便是要勇于任事,敢于闯荡,振作朝堂风气,蔺谷、萧敬二人可为朕之马骨,擢升蔺谷接替岑羲为太常博士,萧敬以世家门阀,恩赏为麟台丞”
史务滋躬身代为谢恩,两个连朝会都没资格参与的八品官员,一跃而青云直上,一个成了六品,一个直接成了五品,这个斗折蛇行的鼓点,他踩得提心吊胆,瞟了一眼上首的宰相李昭德,心境出乎意料的平稳下去,不管这出戏是太平殿下导演还是陛下亲自操作,他笃定,没有人敢拿这件事做文章。
又有鸿胪寺卿出列奏报,大周北方的顽固邻居突厥,又换了当家人,东突厥汗国可汗骨咄禄因病暴毙,其子年幼,无法与强横的叔叔默啜相抗衡,默啜自立为汗,他是东突厥贵族当中的强硬派,他所领部众,年年侵扰大周边境,如今成为东突厥可汗,北境的安宁想来难以为继。
夏官尚书娄师德离开坐榻,到殿中禀报了夏官衙门关于此事的预防方案,不免牵涉到大批边境地方的官员将领调动,出身东都千牛卫的郑重和北衙千骑的令狐伦,都被调派到了首当其冲的涿州和云州方向,任职也从刺史改为都督,毫不迟疑地摆出了正面硬刚的架势。
朝中上下官僚,都是查漏补缺,群策群力,无一人出言反对。
此事议定,武后有些疲倦,一手撑着额头,脸色凝重,应对外患与调理内部,感觉截然不同,“诸卿可还有奏?”
多数朝臣表示缄默,即便有事,也先忍住,找个合适的时机再提起,更为妥当,不料,真有例外,“臣殿中侍御史葛绘上奏,臣以为,地方官员远离京畿,权重一方,朝廷监察鞭长莫及,日常监管繁琐无用,官员交接陈陈相因,相互包庇成风,以致吏治空转,请行离任交接审查,彻查为官一任,财税、荐官、刑狱三大要务,务求利剑高悬,使地方官员常怀敬畏之心”
武后慵懒的身形立刻坐直,思量片刻,微有些喟叹,“此老成谋国之大计,只恐牵涉过多,终难以推行”
葛绘清淡的脸上笑意清淡,“陛下所言极是,臣深知此事不可过于操切,为免惊扰各方,尤其是财赋重地,臣以为当先于边疆偏远之地施行,或可察其实效,裨补缺漏,待时机成熟,再推向四方”
宰相班首的岑长倩当先开口,“臣深以为然,离任之时审计,非但可检讨其为官,更可令朝廷用人得以参考,有才有能者升迁,无能庸堕者无所遁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