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太平家宅(上)-《盛唐破晓》
第(2/3)页
“天官掌吏治,管铨政,用人正道,在于稽查是非,兼听功过,便由你核查告密书信真伪,诬告之事,就地焚毁,有过错即审慎升迁,追究举荐人等罪责,牵涉谋逆作乱大罪,线索移交御史台,严加鞫问”武后不经意之间,就在来俊臣的头上戴了个紧箍咒,他再想用告密罗织罪名,滥施酷刑,肆无忌惮,再无可能。
“臣领旨”史务滋躬身领命,得了钳制来俊臣的大权,他并无兴奋之意,面色灰败,心头冰凉一片,这个差事几乎是个死地,要么与酷吏为伍,要么与酷吏为敌,任他选哪种,都不会落得好下场,他盼着快些下朝,快些去拜见太平殿下,拿个主意才好。
“麟台监缺位已久,少监萧敬乃是新任,麟台诸事不振,众卿可有奏议?”武后又提起了新的话头。
武承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离席出列,“臣保举太仆少卿宗秦客”
群臣微微惊愕,宗秦客乃是武三思的党羽,平素与武承嗣针尖对麦芒,何以保举他升官?武承嗣不像是个以德报怨的人。
局内人却是丝毫不混沌,宗秦客张口结舌,上官婉儿神情幽微,武三思也脸色难看,崔湜是上官婉儿的得力臂助,其人与宗秦客在千金公主的宴席上殴斗,结下梁子,世人皆知,武承嗣保举宗秦客,定是不安好心。
“臣附议”出声支持的,是河内王武懿宗,他同时是太仆寺卿,宗秦客贪鄙,比他捞钱帛还狠,早点赶走,也好吃个独食。
两个武家王公赞成,附和之声连成一片,武后哂然,“既然尔等皆以为合适,那便让他试试,朕的麟台是清水衙门,委屈秦客了”
宗秦客跪在地上冷汗涔涔,对这位堂姨母怕到了骨子里,“蒙陛下信重,臣敢不效死力”
临近散朝时分,武后宸衷独断,处置了几个重臣,宰相乐思晦、任知古罢相,文昌左丞卢献罢官,桩桩件件有因有果,有条有理。
发落完毕,武后起身,平举双臂,金色凤袍光芒四射,朝臣一同俯伏跪拜,由衷臣服。
这便是她的魅力所在,明察善断,挟刑赏之柄操弄天下,有才者不吝破格拔擢,不称职者,或罢黜,或刑戮,毫不迟疑,武后掌权已近三十年,朝中震荡不休,斗争酷烈,贤才英才却始终熠熠生辉。
散朝后,上官婉儿从速赶往义阳公主府,告知权策将于月底回府,她未曾将武后的话原样转达,做了番讳饰,“还望殿下好生将养,十来天功夫不过一转眼,若是大郎回来,见着殿下憔悴模样,岂不感伤?”
“待诏说的是”义阳公主欢喜不已,伸手两把抹掉腮边的泪珠,站起身便向后院跑,跑了两步才发觉失礼,退回来道,“大郎曾传授芙蕖一套舞蹈套路,瞧着怪模怪样的,听她说耍颇有些用处,待诏若是有暇,不如一起学学?”
本是客套话,上官婉儿却应下了,“大郎脑袋里的宝贝不少,既是他教的,定然错不了,婉儿叨扰殿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