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艰难皇嗣(二十八)-《盛唐破晓》
第(2/3)页
权策坐定没多久,三个中年羌人壮汉走了进来,外头密密麻麻站着不少的羌人,手里拿着弓箭、柴刀,死死盯着里头的权策等人。
权策抬眼打量了下打头的人,头戴青色布制头帕,穿着麻布长衫,外面套着一件没有袖子的羊皮褂子,脚穿一双绣着云彩花纹的翘头鞋,腿上裹着毡子绑腿,与外头的羌人差别不大,区别在于胸前挂着亮晶晶的大串银饰,十根手指上都戴着金戒指,戒指上镶嵌着玛瑙、玉石及珊瑚,与粗糙的服饰搭配在一起,很是违和。
见权策只顾盯着人看,不说话,打头的羌人不乐意了,瞪大了牛眼,声音如同打雷,“兀那汉人小子,你是走哪条道的?”
权策回了神,瞟了眼绝地,见他点头,才确认是正主,党项羌土王拓跋司余,“我是权策,官家人,大周义阳公主之子,朝廷钦差,奉旨经略剑南道”
一串头衔,听得拓跋司余眼皮直跳,蹙着眉头试探着问,“这什么劳什子,意思是你跟大周的皇帝老倌儿关系很近,剑南道这片儿,你说话管用?”
权策不以为忤,含笑点头,“是这个意思,拓跋阁下不愧人杰,年纪轻轻,已能统领党项八部,令人敬佩”
拓跋司余面有得色,蒲扇大的手甩了甩,状极不屑,“别说好听的,咱们山里人跟你们不一样,净找些软趴趴的老头儿管事儿,他能镇得住谁?能打猎还是能捞鱼?嘁……”
拓跋司余说得不客气,权策却有了些底,这人虽粗鲁,却不蒙昧,在山里求生,他们羌人的土王位子,应当是到了年龄就传给最强壮的子嗣,担当起给族人找活路的重任,“山里人也好,山外人也罢,都是在一片天底下谋生,力量重要,智慧也同样重要,有时候找准方向,比使出一膀子力气,更能让族人过上好日子”
拓跋司余又蹙了蹙浓眉,艰难地理解了话里的意思,“你这话说的,跟那些老头儿不大一样,意思是差不多,我听得出来,就冲着你这话中听,昨晚上的事情就算了,你有啥话说来听听,只要不让咱们山里人给你们打仗卖命,别的都好说”
权策心中好笑,这人倒是颇有一些野路子心机,拐着弯儿就将丢掉的面子捡了起来,故作惊讶,“你怎么知道是要打仗?”
“那么大动静,真当咱们山里人是聋子瞎子不成?”拓跋司余怒哼两声,“有正事就说正事,今日我还安排了拦网捕鱼,不像你们那么好命,打个仗,粮食堆得跟山似的”
“呵呵,好,我有意约请你们出兵,与大周共同与吐蕃作战……”权策索性开门见山。
“打住,说了不提打仗”拓跋司余噌地站了起来,怒意勃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