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夺储风云(四)-《盛唐破晓》
第(2/3)页
武后气色柔和了一瞬,微微点头。
奏疏浩繁,上官婉儿事前一一阅览过,胸中有数,将宰相签批过的放在一边,不涉及大体的放在另一边,军国重事放在最前,武后批阅之时,有时径直处断,间或会开口咨问两句,上官婉儿详细譬解答疑,论人论事,分毫无差。
君臣默契多年,处置正事如行云流水,约莫大半个时辰,军国重事的奏疏便已批阅完毕,事实上,如果她想,批阅奏疏大可到此为止,且已经算得是勤政之君,但她从未如此放松过,今日更甚,连稍作停顿都免了,啜饮一口金盏花茶,放下朱砂御笔,信手拿起那摞无关大体的奏疏翻阅,神态轻松,嘴角噙着浅笑,这些奏疏,她全当乐子消遣来看,值得她亲手着墨的并不多。
从头翻阅到尾,正经笑了好几场,武后眉宇间阴沉了几分,上官婉儿顿时加了小心,脑中将之前的事情一一捋过,确认自己的应对并无哪处纰漏,略微松了口气,双目在武后手中的奏疏上滑过,这是最后一份无关大体的奏疏,有个国子监丞请假回乡,缘由是家中连续有数头耕牛暴毙,为邻里揭发,地方官府拘押其阖家男丁,家中俱是老弱,无人主事,请旨回乡办理诉讼事宜。
“啪……”武后将这份奏疏丢到一边,沉声道,“这些都由你酌情处置,将宰相签批的奏疏呈上来”
上官婉儿赶忙将另一摞奏疏移到武后面前。
武后揭开第一份奏疏,满面寒霜便消散殆尽,口中哂笑,“这等琐屑小事,竟也有宰相乐意多嘴多舌”
上官婉儿没有凑上去看,奏疏是她整理的,她并不能将每一份奏疏的位置记得分明,但第一份却是再熟悉不过的,那是四品散官朝议大夫陆观弹劾卫遂忠的,罪名是大肆收受贿赂,巧取豪夺,囤积财货,有不臣之举,声称卫遂忠家中藏有打量钱帛,各色贵重物件堆积如山,以卫遂忠寒门出身,如此财富,绝非正道可得,证据确凿。
在这份奏疏上签批的宰相,是李昭德,此君素来刚硬强势,不留情面,权泷亦曾是他下属,一向对权泷所作所为颇为赞许,武后不经朝议,发落权泷,他无可置喙,此番得了罪魁祸首的把柄,又岂能轻轻放过,当即张牙舞爪批了两行字,“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宜查抄其家,以明真相,若情弊属实,应予严惩,以儆效尤”
有李昭德打头,格辅元、苏味道等弱势宰相,纷纷在下方签押以示附议,也因此,不大点的事情,四品散官弹劾六品小官,竟摆在了宰相签批奏疏的头一位。
“婉儿,你以为李相如此处置,可合乎情理?”武后笑容满面,轻声问道。
上官婉儿稍加思忖,揣摩武后的心意,似是颇为期待这份弹劾奏疏,恭声道,“奴婢以为,李相处置有轻纵之嫌,既是收受贿赂,囤积财货,则必有行贿之人,用财之处,应将卫遂忠拿入丽景门,深究首尾”
“哈哈哈”武后仰天大笑,笑声良久方歇,看着上官婉儿,神情玩味,“昨日权泷获罪,今日卫遂忠遭弹劾,宰相众口一词严惩,婉儿就不觉其中有异么?”
上官婉儿丰润的脸蛋不自然的扯了扯,强笑一下,忧虑浮上心头,垂首道,“婉儿糊涂了,行迹如此仓促,确实可疑,有攀诬之嫌,陆观有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