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血色罗裙(二)-《盛唐破晓》


    第(2/3)页

    “陛下,臣以为,此次事故有两处缘由,一者铁管不耐热,应换成铜管或钢管为好,二者火药包应以逐个投射为好,不应将数个火药包一并填入”权策勉强找出两个问题,实在说不出其他的,偷空子又狠狠瞪了武崇敏一眼,一股脑塞进去三四个火药包,用床弩的机括发力撞击,不是作死是什么?

    “你也不用责备他,崇敏少年,能有这份胆识匠心,已经算难得”武后招了招手,让武崇敏到面前来,“说起来,你年纪虽小,却也做了不少事了,长于天工,可是有意在将作监大展身手?”

    武后的暗示再明白不过了,将作大匠的职位刚刚从杜审言身上拿掉,若是武崇敏有意,自然是要落到他头上的。

    武崇敏只是憨憨一笑,并不作答。

    权策上前一步,“陛下,虞山之事,虽事出无心,更是为国造作,惊扰神都却是无疑,杜尚书承担了罪过,崇敏也不可卸责,臣以为,当将他黜出神都,向神都朝野交代,全陛下公正之名,于他,也是个教训”

    武后皱了皱眉头,贬官流放,这并不是个轻省的惩罚,她是有意让武崇敏操持火炮的,武家子弟,总比旁人能令她放心,顿了顿,“依你之见,当贬黜何方?”

    权策似是早有谋划,“陛下,江南道一案,官场板荡,民生凋敝,百废待举,论罪过,尤其以房州刺史王鹤龄为最,臣以为,可遣崇敏赴任房州刺史,以为惩戒”

    听到房州刺史,武崇敏恍然大悟,怪不得大兄一直让他认真听李重润他们说房州的风土人情和世家大族,原来是为了这个,想到要主政一方,不免跃跃欲试。

    武后的眸子中却深沉了许多,转瞬又释然,那里是庐陵王李显的驻地,无论权策要与李显交好,还是要钳制他,都不该大鸣大放地指派个十四五岁的武家子过去,那么只剩下唯一一种可能,权策并无旁的心思,只是要借机历练武崇敏,让他学会应对复杂局面。

    “你上前来”武后开口道。

    权策听令上前,武后伸出手,按着他的脑袋,前后左右细细翻看,哂笑道,“却是难得,操这么多心,竟然没有白发,朕准了”

    “臣谢陛下隆恩”权策拉着武崇敏一起谢恩。

    “起来吧,朕不用你谢”武后拂了拂袍袖,“崇敏外出任官,火炮这边,谁能操持,你可有主意?”

    权策沉吟片刻,谨慎道,“陛下,火炮大体雏形,已然就绪,臣以为,剩下的,唯有两件事,一者是材料,有杜尚书在,想来无虞,二者是保密,臣保举右羽林卫将军武秉德率宪兵哨队所部三千人进驻虞山,一则严密工场关防,二则,利器初成,总要有人能用”

    听到武秉德的名字,武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摇摇头,“秉德忠纯,却少心计,可为副贰,为主将必然有失,攸宁圈禁已久,你去传令,复其建昌王爵位,除秉德所部三千人外,另拨募兵三千给他,合为虞山军,攸宁为统领,秉德为副”

    “臣遵旨”权策躬身领旨,派了两个武氏子弟到虞山来,武后对这支军队的重视,不言而喻。

    武后扫了他一眼,“朕赐你的湛卢,为何不曾见你佩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