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血色罗裙(三)-《盛唐破晓》


    第(2/3)页

    不出她所料,除了当头两个,后头的数十人,武承嗣党羽占了大头,太平公主比他少上几分,还有上官婉儿的三个人在内,皇嗣和武三思一口汤都没有捞着。

    武攸绪还在念着名单,武后却已无意再听,微不可查地摇摇头,“妇人之仁,妇人之仁呐”

    权策策动白檀木案,破局解救庐陵王和武承嗣于危难之中,又成功逼反魏元忠,本来应得的利益,不下于派出了剃头刀万国俊的武承嗣,也不下于派出大理寺卿敬晖掠阵控场的太平公主,之所以只捞着两个名额,怕还是因为武崇敏要去房州,权策不放心,硬将本应前往淮南道的卢炯派往苏州看顾,苏州作为江南道首善之地,刺史位分比旁的州高半级,又与房州相隔不远,再合适不过。

    政治博弈,哪里有温良恭俭让,武承嗣察觉到权策的软肋,自然狮子大张口,迫使权策节节让步,只拿到两个刺史职位,比路人上官婉儿的收获还要少。

    武攸绪奏完,武后只是唔了一声,不置可否,“天官可还有事务禀奏?”

    “陛下,原鸾台舍人姚崇,因妄议朝政下狱,经法司穷究,罪行不彰,臣请免其牢狱,罢黜出京”武攸绪接着道。

    “依你之见,当贬到何地?”武后好整以暇。

    武攸绪的回答,也正如她所料,“臣以为,当贬为房州长史”

    “呵呵,罢了罢了”武后拂袖轻笑,看了一眼跪坐在朝臣之中,安安静静的权策,他穿了件比较宽松的官袍,将佩戴的湛卢剑隐隐遮掩着,不甚显眼,“所奏诏准,其余各州属官配置,你可与欧阳卿家议定上奏”

    “臣等领旨”欧阳通与武攸绪一起出列领命。

    权策眼睛闪了闪,这大抵是武后的帝王心术,江南道不比剑南道,地位重要,昔日徐敬业便是在江南道的扬州举旗造反,武后定是不许谁将此地经营透的,上面多是武承嗣的人,中层却是他的人,上下相制,达成平衡。

    “魏卿家,朕的轮台侯翻了年才十岁,你便奏请将他提拔到长安留守府长史的显位之上,有何考虑?”武后举着一本奏疏,带着些质问的意思,怒意隐隐。

    武后隐雷霆于九天之上,魏元忠一个应对不当,怕又要到天南海北,穷乡僻壤走一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