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攘外安内(十二)-《盛唐破晓》


    第(1/3)页

    上阳宫,观风殿。﹣菠n萝n小﹣说

    武后召集宰相重臣、皇族亲贵,一道听了权策的处置。

    权策禀报完,武后频频点头,却又开口问道,“如此了局,诸卿意下如何?”

    梁王武三思迅疾看了御座上的武后一眼,见她神色轻松,心中有数,立时上前道,“虽未能宣明罪过,先教后刑,但能让突厥贵人得到应有惩治,已是不易,新安县公有勇有谋,居功至伟”

    “梁王殿下所言甚是,新安县公力主撤罢金吾卫,剔除军中害群之马,又可纾解财政之困,一举两得,眼下又巧妙施刑,全藩属贵人之体面,固大周天朝之恩威,令人拍案叫绝”紧跟着跑出来大唱赞歌的,是天官侍郎宗秦客,他一度入政事堂为相,却因与河内王武懿宗关系暧昧,助他就任少府监令,而失了武三思之心,翻脸一脚,将他又踹了出来,现下武懿宗获罪,令他惶惶不可终日,这段时间铆足了劲逢迎拍马,只盼着武三思回心转意,将他重新纳入门墙。

    “大郎虽为突厥之婿,却能分中外,一秉至公,以朝廷声望为重,行事有礼有节,令人欣慰”太平公主开口了,满口都是溢美之词,不忘了为权策消弭潜在祸患。

    “臣附议”宰相武攸宜、天官尚书武攸绪、夏官尚书刘幽求等人纷纷赞同。

    迟疑未久,冬官尚书李尚隐也开口附和,以往他与太仆寺卿崔湜同是朝中上官婉儿一系的代表人物,局势演变,崔湜渐渐攀上房州的高枝,游离出上官婉儿掌控,他成了扛鼎之人,就更加小心谨慎,得了上官婉儿示意,才敢动作,心中却是一松,这是个积极信号,至少不用再与权策一系针尖对麦芒。

    在座之人,却也有人一直安稳跪坐,不肯表态。

    武后将阶下情景尽收眼底,嘴角翘起一个讥诮的弧度,宰相欧阳通等人,与权策素来走动亲近,不好自吹自擂,宰相狄仁杰等人,向来圆滑处事,不愿得罪武懿宗也是能够理解的,但身居次席的皇嗣李旦,他一系的宰相豆卢钦望等人,还有庐陵王李显方面的地官侍郎韦汛,太仆寺卿崔湜却也是眼观鼻鼻观心,保持静默。

    武后缓缓吐出一口胸中浊气,她不难猜出两个儿子的心思,都想着笼络武氏诸王,自然不愿树敌,哪怕武懿宗行将落魄,仍旧是他们眼中的肥肉,反倒没有人想到将武懿宗逼迫至此的权策,岂不是更有价值?

    念转及此,武后心中一动,看向权策,他面无表情跪坐在太平公主身侧,手中无意识拉着她的腰间环佩把玩,似是有些走神。

    北都案,江南案,白檀木案,权策的身影在其中隐隐约约,将李显、李旦兄弟二人打得丢盔弃甲,夺储案,春闱案,武承嗣、武三思堂兄弟两个也没少栽在他的手中,除了一开始李隆基不识天高地厚,试图欺压招揽于他,四大天王对他无不警惕,再没有人流露出招揽之意。

    “唔,既是众卿推许,朕自当有赏”武后的神色越发柔和,招招手,“权策,你且上前来,有何所求,说来给朕听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