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天下熙熙(四十五)-《盛唐破晓》
第(2/3)页
“也好”李旦察觉太平公主有私下交谈的意思,挥手让李成器和寿昌县主退下,令管事在花厅外的长廊上,安置了桌案坐榻,兄妹两人,对坐品茗。
“定王不愧有陶朱公的美誉,经营炒茶也经营出了花样,弄出了不少的种类,有的价格贵的离谱,年节下的,走礼正好用上”李旦将脸颊埋在茶水的袅袅香气中,闭着眼感慨万千,“皇族中人,财源广进,又无言官御史鸹噪,只有他这独一份儿了,真真羡煞旁人”
“世人各有缘法,强求不得,有些事情,落地便定下了,强争短长,不过是自取烦恼”太平公主轻轻晃着白玉茶杯,放到红唇边,轻轻啜饮一小口,齿颊生香,茶水由口入心,暖人肺腑,令她没来由念起了那坏心小贼,心思荡了荡,又很快拉扯回来,笑着道,“皇兄,让你去经商,说不定,会血本无归呢”
“太平说的是,比得多了,不如人的也多了,日子便难过了”李旦苦苦一笑,摇头道,“经商一途,敢与定王相较的,怕是只有大郎了,只不过他志不在此,每每半途而废,白白让定王捡了好大便宜去”
太平公主挑了挑嘴角,淡然道,“皇兄若是真有此意,太平愿做个中人,大郎定是不敢推拒的,这商道,还不是要多少,就有多少?”
“呵呵呵”李旦干巴巴笑了一阵,无奈地虚点了太平公主几下,“太平啊,多大的人了,还是促狭小娘子的模样,我要真去做了商贾,怕是母皇饶我不得”
李旦说得温情款款,太平公主心下却沉了沉。
皇族中人经商,几乎是普遍之事,以前还有的买田置地,现在朝廷风紧,地方也都在赎买良田,没人敢顶风作案,聚财的手段,大抵只余下营商一途。
这些天潢贵胄经商,往往绕了许多道弯子,隐在幕后,又有谁会去亲自做账房掌柜?只是有个上心不上心的区别,不上心的,便等同于干干净净,不沾染铜臭,上心的,便是汲汲于财货,像以前的义阳公主,还有现在的定王武攸暨,便是其中佼佼者。
最多只是名声不好听,事实上并没有什么负面影响,武攸暨财神爷之名驰名朝野,还不是照样做他的地官尚书?武后非但没有责难,反倒更多了几分放心和信重。
太平公主强笑一声,理了理风吹乱的发丝,李旦这托词,一点都不高明,反倒更将他心中的不安分暴露了出来。
“皇兄,成器年岁也不小了,婚姻之事,可有了打算?”太平公主转开了话头。
李旦眼睛亮了亮,流露出些喜意,急切道,“尚未提起过这个,大郎以身作则,带起晚婚之风,引得皇族贵胄子弟争相效仿,人人以晚婚为风尚,成器至今尚无此心意,太平提起此事,可是有意做个媒人?”
太平公主轻笑一声,“皇兄可莫要说笑,你瞧着,太平可是会做媒人的性子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