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瓜熟蒂落(三十二)-《盛唐破晓》
第(2/3)页
想到这里,狄仁杰悚然而惊。
遍观此时朝中,除了李旦、武三思和李裹儿这些皇族权贵,便只有上官婉儿和二张兄弟这些内宫之人,勉强自成体系,与权策抗衡,这当中,说不得有和他一样,明面上独立,实质上早已是夹带中人的。
“权相爷思虑周全,我自当照办,你可转告权相爷,因张柬之调任冬官尚书,缺额的地官侍郎,我举荐凤阁舍人李昌鹤,此人通经济实务,素来行事低调,无派系色彩,是一员难得干才,不下于乔知之,可堪一用”
谈及正事,狄光远严肃了起来,“是,孩儿自会转告权相爷”
顿了顿,见狄仁杰愁眉不展,心肠一软,开口道,“父亲,还请安心养病,外间事,权相爷已有通盘计较,朝中乱局,不日便可消弭,父亲无须担忧”
狄仁杰转过脸,看了看英气勃勃的长子,仿佛就在昨日,他还在听自己分析权策的作为,将自己奉若神明,转眼间,他已是立场坚定的权策党羽,而与自己分道长达数年之久,矢志不渝。
“光远我儿,有志向上,慧眼如炬,不为外物所扰,不为私情所动,为父引以为傲”
狄光远站起来,深深躬身下去,摇着头,并不赞同,“孩儿懵懂,全赖父亲教诲,乃有今日,孩儿所思所行,大抵发端于父亲言传身教,孩儿的抉择,亦是父亲的抉择,兜兜转转,终究殊途同归”
“哈哈哈,咳咳咳”狄仁杰大笑,继而咳嗽,咳出了眼泪花,他自负聪明,善思善断,理刑查案,绝不服人,怎料会有一天,他竟然受到儿子的教训,偏偏,还颇有道理,以至于他自己都哑口无言,难以反驳。
“罢了,罢了,你是真的长大了,日后多到我书房中去”狄仁杰欣喜莫名,拉着狄光远的手,郑重交代了一番。
“是,父亲”狄光远含笑应下,只是眼底,仍旧保留了星星点点的距离,权策没有拒绝狄仁杰,他是欢喜的,但权策也并未全心接纳狄仁杰,两相融合,尚不知何年何日,他必须与权策保持一致。
“唔”狄仁杰看在眼中,轻轻点了点头,谈论起了正事,“为父在信中,向权相爷禀报了宋璟的异常,权相爷可有吩咐?”
狄光远挺直腰背,认真道,“权相爷说,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世间总无尽善尽美,大盈若缺才是真道”
“宋尚书同情东宫,已非一日,权相爷以其仅有心,而未付诸行动,不予计较,然而,眼下,他在父亲身边提起李重俊之事,又擅自指使秋官衙门中人为李重俊寻觅解药方子,知行两面,并告脱轨……宋璟其人,已不能信任”
“还有此事?”狄仁杰微惊,他只是因为宋璟对他提及李重俊不可久病,提醒权策一下,没料到,宋璟竟然已经走出如此之远,心中猛的一揪,忧虑道,“那,该当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