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是佛是魔(四十五)-《盛唐破晓》


    第(1/3)页

    西塞下起了鹅毛大雪,一夜过去,地面凭空抬高了一尺有余。

    沙州大营的辎重营,堆放物资用度的地方,帐篷搭得很是简易,无法承受冰雪的重量。

    咔嚓咔嚓,倒塌了十余处。

    守夜当值的兵马,巡夜的尚好,辕门岗哨和瞭望塔上头,有五六人冻晕厥过去,不省人事。

    职方郎中刘芳敏和幕僚两人,守着个火炉,对坐了整夜。

    可惜,他们等待的消息,一直都没有传来。

    “郎中,倘若事有不谐,属下可再行安排,再出一招”幕僚面皮有些挂不住,神情凝重,眼中闪着厉光。

    刘芳敏却并没有太过失望,淡然道,“事已至此,西塞迭出怪事,丧师失地,你以为,再出暗招,还能这般轻易得手么?”

    幕僚张了张口,还要辩解。

    刘芳敏抬起手,制止了他,伸手挑了挑炭火,“不必多言,天行有缺,岂能事事尽如人意?强求执拗便是着相了,只会忙中出错……你谋算得力,这动静,比我预想得要大得多,若是如你安排,消息传入中枢,朝廷必会做出反应……”

    “也许,我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也说不定”

    “郎中放心”幕僚听从了他的劝说,信誓旦旦,透露了更多的内情出来。

    “此事是豆卢相爷和袁尚书亲自做的安排,公孙雅靖的军报奏疏才到龙门驿,李重俊的密信便以夹片的形式,放入了奏疏中,奏疏进入通政司后,骊山上下、神都和长安两京,无人不知,断不会生出意外”

    刘芳敏深深看了他一眼,沉沉点头,思绪翩飞,这一套阴毒险恶的谋算,极有可能出自豆卢相爷和袁尚书之手,至少,这两位紫袍大员也是知情默许的,果然越是位高权重,越是没有底线原则,越是不将家国大义放在心上。

    如权相爷那般,赤子心怀不改,左手在内杀伐争斗,右手在外攘除奸凶的人,毕竟少有。

    他这样的人位极人臣,手挽重权,冲抵这些祸国的阴谋,却是朝廷百姓的福分。

    刘芳敏的心,微妙的动了一动。

    他咽了口唾沫,借着饮茶,遮掩面上的异色。

    片刻后,有人来传话,骊山有旨意传来,代理行军大总管,武安县公李笊令相关文武前往右领军卫大帐接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