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美人迟暮(六)-《盛唐破晓》


    第(2/3)页

    在他们眼中,武延基这等若即若离,迟迟不肯输诚的人,甚至比敌对一方还要膈应。

    众人闹哄哄相互问候了一通,权策将视线放在了权竺和武秉德身上。

    “你们两个,受命伴驾,不能离开骊山,但身上本职,不应懈怠,好在右玉钤卫和虞山军诸将,都是自己人,联络也方便,平日要多花些心思操持过问,莫要做了甩手掌柜,疏离了军中将士之心”

    北郊兵变之后,相王李旦的军中羽翼葬送一空,侯思止接掌左玉钤卫,李重福控制了左豹韬卫,而虞山军一时间群龙无首。

    武后并不乐见侯思止独掌两军,迟疑未久,便将侯思止一手带出来的右玉钤卫,分到了权竺身上,将权竺空出来的右羽林卫将军留给了复爵的高阳王武崇训。

    权竺身份特殊,如此处置,侯思止不敢反弹,只能拱手相让,而将权竺自北衙转到南衙,想必也有他当初率领东都千牛卫,击退张易之,强行接管飞霜殿防务有关。

    帝王之心,总是复杂的。

    武秉德能够接掌虞山军,还是托了西塞战事不利的福,龟兹城失陷、前线折损不少大将,武后预为之所,有意将虞山军派往西塞,扭转战局,武秉德算是久经沙场,武后点了他为主将,是让他去西塞厮杀的。

    眼下,却是用不上了。

    “大兄放心,军务大事,小弟不敢轻忽,武将军也花了不少心思,只是虞山军机密复杂,这里又见不着真人实物,有些难以体察详情”

    权竺温温一笑,事先为武秉德缓颊,尽显醇厚性情。

    “承蒙庐陵县公美言,相爷,秉德驽钝,对虞山军之事,颇多不通,大多萧规曹随,未能尽责,请相爷责罚……”武秉德领了权竺的情,但仍是认了罪,面上有几分异样的焦虑。

    权策将他的表情收在眼底,不动声色,没有说重话,劝慰了几句,交代道,“如此,晚些时候,你且留上一留,我与你一同参详,崇胤也留下”

    薛崇胤领过焰火军,与虞山军异曲同工,颇有心得,让他参谋,合情合理,当即点头应下。

    众人一场喧嚣,闹腾了整日,一直到黄昏时分,才尽欢散去。

    武秉德和薛崇胤都没有走,与权策一起,去了后院书房。

    “武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话在旁的军卫中,许是并不十分要害,然而,在焰火军和虞山军,兵器乃是重中之重,须放下了架子,多与工匠交流探讨才是……”

    两厢坐定,薛崇胤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

    武秉德虽听着,不时附和两声,但却如坐针毡,不时看一眼桌案后面沉似水的权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