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美人迟暮(十四)-《盛唐破晓》
第(2/3)页
张昌宗却是为难,他连武后的面都见不着,朝官买他帐的人寥寥无几,内侍省以往捧着二张兄弟,却最是现实,风头不对,翻脸不认人,张昌宗泥菩萨过江,哪里有余力管他?
于是乎,宋之问抓住了机会,干脆利落改换门庭,投向了太孙李重俊。
潘介则迅速书信给权策,等待他的回应,许是跟宋之问一样,也想着求助无果,便另投他人。
只可惜,权策却不是孱弱无力的张昌宗。
权策写了回信,却不是给潘介的,而是给神都留守狄仁杰的,令他设法尽早将潘介处理了了事,免得上蹿下跳,令人烦恶。
狄仁杰出手办理此事,最为合宜。
他虽已经融入了权策一党,但明面上仍旧保持相对独立,以安抚旗下的中立派系人马,由他出手处置潘介,可以说是中立人马看不惯潘介的人品,也可以说是当父亲的宰相狄仁杰,出手拾掇儿子狄光远的残局。
这样一来,能够尽量淡化此事的派系争斗色彩,让权策一党保持相对平静,尽量降低抛弃同党的杂音。
权策同时安排人传信给上官婉儿,令她尽早绸缪鸿胪寺卿的人选,将外藩事权接了过去。
武后既是乐意扶植上官婉儿,他自是不会阻拦。
终归不过是左手倒腾到右手。
平心论,权策并不乐见武后过于信任上官婉儿,并加强她的权势,这对于他,毫无影响,但对于武后本身,却是越来越不可承受之重。
待到底牌揭开之时,腹背受敌,权策倒是担忧武后能否承受得起。
除此之外,夏官尚书郑愔上门请命,事由是西塞神武道全军班师回朝与正旦日献捷之事。
若是可以,郑愔并不愿直面权策这位首辅宰相,实在是前两遭都饱受权策强势压制,很不愉快,留下了阴影。
但事关军事,分管之人名义上是宰相欧阳通,能拍板落槌的,却只有权策。
想到日后,只要在夏官尚书任上,便少不得面见权策议事,郑愔为自己深感哀戚。
事情虽不复杂,但涉及军卫排位和功臣主次,却很是敏感,稍不注意,便得罪了大人物,足令人心弦紧绷。
头一道难关,便是献捷之人,是立节郡王薛崇简还是魏王武延基?先导之军,是南衙左领军卫还是北衙焰火军?
权策思忖片刻,“以立节郡王献捷,魏王次之,以左领军卫先导,焰火军次之,序列中排除公孙雅靖,增补狄光远”
“酋首贡献,论钦陵和一应中下将官都可献上,将逻些城方面达扎恭的首级撤下,与赤德祖赞的尸身,一同送至神都四方馆吐蕃使团,表明警告之意,也避免过度刺激吐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