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美人迟暮(四十九)-《盛唐破晓》
第(2/3)页
武延基在他眼中,看到了一丝希冀的亮光。
莫不是还对长安留守一职有想法?
武延基心头哂然,即便刘幽求败走,长安留守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等同在权策手中虎口拔牙,除了武后强力支撑,哪里会轮得到他染指?
真真是得陇望蜀,想疯了心。
心中念头翻涌,面上却是一片认真,“殿下,破案与否,要害并不在刘幽求,而在首阳山上……”
“噗……咳咳”武延基话没说完,李重俊口中的茶水已经喷了出来,连声剧烈咳嗽。
武延基知机的住口不言,饶有兴味地看着他。
李重俊许是晓得自己漏了怯,有心示强,但终究有所顾忌,很有几分骑虎难下,“权相爷日理万机,朝政枢机多半出自他手,对于此事,自然也会有所干预,寻常事,寻常事……”
好歹含混了过去,李重俊立时牵开了话题,不敢再纠缠长安的连环案,“魏王统军出征,奏凯而归,吐蕃穷凶极恶,也俯首在大周天兵面前,功勋彪炳,堪为朝中军政支柱,日后,必然能大展宏图,光大家业”
李重俊一番话,有虚有实,在吹捧当中,抛出了大饼,以利相诱。
武延基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一抹激动,沉声回应,“臣不敢当,臣枉为统帅,却因病痛错失战机,寸功未立,军中上下,不明内情,非议者众,还须太孙殿下助力,早日觅得良机,再披征袍,一雪前耻”
武延基说到激动处,愤愤然握掌成拳,锤了锤坐榻。
李重俊面上的欢喜更浓。
武延基的这番表白,与他的判断近乎完全一致。
“呵呵,魏王由南衙转任北衙,手握的还是大周王牌撒手锏,也是一桩好事,不枉了一番辛苦”
武延基却是嗤之以鼻,冷哼连连,“八万精兵,换成六千焰火军,还是一支军心不属的,哪里是好事,分明是惩罚”
李重俊挪了挪坐席,靠拢过来,伸出手,拍了拍他的大腿,“来日方长,魏王苦楚,总是有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切勿懊恼,也莫要失了上进心……对了,魏王在西塞,可曾领略安西军雄姿?此军战力如何?”
武延基隐蔽地翻了个白眼儿,这太孙殿下,牙口未免太好了些,立足未稳,想拉拢自己的焰火军,又想要长安城,还望着撤回休整的安西军。
“安西军是边军,军阵方面,许是不如领军卫,野性杀气,要更胜一筹,作战顺利,战力要比领军卫强些,但若陷入苦战,势必有所颓丧……”
武延基说的一板一眼,很是客观,李重俊也认真听着,时不时打问一两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