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弈者风度(三十)-《盛唐破晓》


    第(2/3)页

    李旦如果细想过这些,便不会草率行事,以致不可收拾,才骄傲不久的大好局面,便露出一个偌大缺口,崔日用试图用军器监钳制焰火、虞山两军的盘算,以失败告终。

    “这是天意啊,皇祖母再怎么扶持,一头猪,也是不可能飞起来的”李重俊恶狠狠地怒声道,过了这许久,武后对李旦的偏袒和暗助,几乎无人看不出来。

    “是是,殿下储君之位名正言顺,李旦不顾血脉亲情,胆敢觊觎,本就是逆天行事,眼下李旦受挫,殿下还须锐意精进,以图奋起”刘堃应和着他的话称颂了两句,却没有忘记规劝两句,眼下,可不是高兴的时候,李旦吃了个亏,但对比更落魄的李重俊,仍旧稳稳占着上风。

    李重俊冷眼瞥了刘堃一眼,难得的收起了倨傲和刚愎,苦笑点头道,“你说的是,然而,我虽有心,但何处着力呢?”

    “宫中,老王已经死了,上官婉儿附逆李旦,把持内侍省,我没有机会”

    “朝中,触目所及,尽是权策党羽,部寺堂官,当道者无不与他千丝万缕,政事堂五位宰相,他独占四席,硕果仅存的宗秦客,又是武三思的党羽,还是忝列末位,做些案牍修史的闲差,毫无实权”

    “军中,南衙军卫,不提了……”李重俊连连摆手,叹息不已,情绪颇为低落,“北衙亦不必说,李多祚那厮,身为皇家禁卫,竟然与狄光远这等乱臣贼子搅和在一起,皇祖母,糊涂啊……”

    刘堃听着他大逆不道的言辞,并没有什么异样,心头还暗暗补上了一句,在地方,其实也已经塞满了权策党羽,密不透风,念转及此,眉头一挑,“殿下,山南道襄州刺史沈佺期,乃是东宫故人,或许可联络一二,以为己用?”

    李重俊眼睛亮了亮,又黯淡了下去,“那厮或许早就是权策的人,他与河东道乔知之都是通商府弊案的获利之人,虽然两人一个顶着上官婉儿的招牌,一个是东宫的人,但以权策的算计,我不信他们与他没有瓜葛……”

    “再说了,即便沈佺期早先不是权策的奴才,现在也是了,我用不上的”

    刘堃沉重点头,沈佺期在东宫是分在安乐公主李裹儿旗下的,东宫两位主神牌都死了,李裹儿回到她的大兄身边,沈佺期自然也是改旗易帜了。

    “殿下切莫灰心,宗族之中,总有明眼之人,李旦为皇嗣之时,树敌非少,孝敬皇帝陛下生前,也多有遗泽,而且,臣以为,神都的梁王殿下,未必就与李旦同心同德,多些书信往来,许是可察知蛛丝马迹”

    他前面所说,李重俊都当做是耳旁风,李姓宗族,经历武后的血腥打击,又经历了李旦和李显储位之争的内斗,如今又成了权策的排挤对象,在朝之人,都是徒有虚名,靠边站着的,连摇旗呐喊的能力都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