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弈者风度(七十三)-《盛唐破晓》


    第(2/3)页

    李旦也不例外,他置办土地,用的是置换之法,用秦川千顷良田,置换来两水之间的滩涂河岸,之所以拿下这块土地,是因为前将作少监王日知为渭水郡主权徽营建的琉璃楼,就在灞河与辋川之间的高地上,李旦通过太仆寺卿袁恕己将这大片土地的契约直接交给了王日知,并不给推拒的机会。

    其后,他又通过女婿宗正寺卿郑镜思,为倭国贵女海人良子谋得了天朝的县主封爵。

    除此之外,他还做了一件令朝野哗然的事。

    武后有意在民间拔擢在野大贤入朝为宰相,事实上是为了让李旦在政事堂中有一席之地,岂料,李旦上奏保举的,竟是阳泉伯、太原王氏族长王昱。

    王昱几乎是权策在五姓七家之中的铁杆儿力量,长子王之贲,与狄光远一同统领权策的激进党羽,次子王之咸是长安司马,掌管西都地方武装和司法,幼子王之涣,更是权策的义子。

    一时间,朝野风传,安国相王李旦得了失魂症,然后,又吃错了药,才做出这等颠三倒四的举动。

    他的这一记邪招,让武后都难以招架,将他的保举暂时搁置一旁,增补宰相的事,也不了了之。

    李旦一通忙活之下,朝中的风气颇为诡异,不尴不尬,黏黏糊糊的,各种温良恭俭让,让人非常不适。

    不适归不适,朝臣们也不难领会朝中的现状,李旦在使尽浑身解数勾搭权策,权策也善意回应,眼看是要勾搭成奸的模样。

    “狄相,王伯爷大家出身,德高望重,有口皆碑,母皇要简拔在野遗贤,王伯爷再合适不过,本王有意再上奏举荐一番,表明真心,母皇有感,定可让本王遂愿”

    李旦与狄仁杰并肩站着,口中念念不忘他惊天动地的创举,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极限,母皇能用信重宠爱笼络权策,他未必不能。

    “殿下诚心,权相爷已然心照,只是,宰相之位,兹事体大,不宜偏颇过甚,若是殿下属意五姓七家,老臣以为,荥阳郑氏当中,应有合宜人选”

    狄仁杰也不拐弯抹角,提出的建议也很真诚,兼顾了双方的利益。

    郑镜思是李旦的女婿,又是权策的中坚,找个荥阳郑氏的头面人物入阁拜相,易于获得武后和朝野认同,也可成为双方协调立场的桥梁。

    “唔,狄相言之有理,只是,此事还请容本王三思,王伯爷那边,也当有个交代才好”李旦没有立即应下,但显然在向狄仁杰的建议调整。

    “轰隆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