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不可能,岳将军情商之高堪称决定,他堪称是第一批想到了如何解释这件事情。 在之后写《乞出师扎子》的时候立刻改了自己的口号: 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 看看这口号说的,什么叫做天眷,顾名思义天子家眷! 什么赵桓赵楷,什么傀儡皇帝,你们全都是我家官家的家眷罢了,就算是扶持上去了也什么都不是! 这一下子连赵桓这个曾经的皇帝位都给弄下去了。 这站队,这速度,这情商,大宋君臣前期喜欢岳飞那真的是有理由的。 再说误解三,那就是妄称岳家军,功高震主。 关于这一点同样很扯淡,因为古代的军队他几乎没有番号,就算是有也不是说大军,而是类似于小队的名号。 比如岳家军麾下,前军都统制张宪,中军都统制王贵,胜捷军都统制赵秉渊。 他们这前军,中军,胜捷军这就是类似于番号,但这不过就是几千人的一支麾下部队。 这不是岳飞的规矩,是大宋都这个样子,方便将领指挥罢了。 那么为什么有岳家军? 那是带队的是谁那就叫什么,因为南宋已经开始更改文武失衡这件事情了。 将一支支的军队长期交给固定的一名将领去带领,所以不仅仅是岳飞,当初整个南宋都是这个样子。 比如韩世忠麾下的大军那就叫做韩家军。 杨家将后人杨存中的大军那就叫做杨家军。 这种叫法就和你妈叫你二狗子一样,很正常的一个小名儿罢了,并不是说你就是狗生的。 谁都没有当回事,也不可能当回事。 就算是到了后代,明朝的戚家军和俞大遒的俞家军你又怎么解释? 他们也有问题? 多疑如那嘉靖帝朱厚熜都没管过这种事情,可想而知宋朝谁会在乎这个! 再说第四条,掺和立储之事。 这一点你们误会了那倒真的是情有可原。 毕竟历朝历代这掺和立储的人基本上都没啥好下场,诸如三国的陆逊就因为这个事儿挂了。 所以你们怀疑这一点很正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