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副自己那是不小心上了贼船下不来了,委屈巴巴的请求你的原谅。 然后另一边,抄刀子攻城略地,那打的叫一个欢乐,哪里有半点不愿意的模样。 这种口嫌体直的样子啊,直到徐达都北伐,攻取大都了。 朱元璋还在高呼他在清君侧,说自己是帮助元顺帝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入戏太深,一下子没有从戏里面走出来。 不过元顺帝是荒淫无道,不是真的二傻子,压根就不肯相信朱元璋和他说的鬼话,想都没想就跑求了。 就这个,朱元璋直到了之后还一副自己被抛弃了的模样。 我师未至,君已弃宗社而去。 仿佛是在委屈巴巴的询问元顺帝,你咋就不明白老臣的一片忠心呢? 也不知道元顺帝听到了这句话的时间,那心里到底是一种什么滋味。 可能大概率会说上一句,我信你个鬼,糟老头子坏得很。 那么他这个样子真的就只是因为,他入戏太深了,或者说他就是一个.... 不是,当然不是,他是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 作为一个开国皇帝他清楚明白的很,他太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需要什么了。 打天下的时候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徐达常玉春这些能征善战的大将。 但是等到了治理天下的时候,他需要就不仅仅是武将了,更多的是文人了。 或者说,他需要笼络元朝的文人。 无论是一统南方还是建立大明之后,他都需要大量的文人士子投靠他,去给他治理天下 笼络元代的知识分子。 当初宋朝崖山海战导致了宋的灭亡,也导致了断代的出现,但是在元朝百来年的统治之下,读书人最后还是认了元朝。 这会让人感觉到什么心情说实话在历史和现实之中并不重要。 从元仁宗开始,大兴科举,崇尚儒学,将程朱理学直接定位成为了官方之学,变成了标准答案。 这就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提出来的。 而朱元璋也毫不犹豫的将这一套完完整整的接了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