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严嵩成为了朱厚熜的挡箭牌,这一挡就是足足二十年。 但是人终归是会老的,尤其是严嵩上位的时候本就已经是算是一个老人了。 他在感觉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他选择了让自己的儿子为自己掌权,他安排自己的儿子严世蕃为工部侍郎。 严世蕃是一个比严嵩还要聪明的人,这个被称之为天下第三的聪明人,在朱厚熜这么多年的执政生涯之中终于明白了过来。 其实,自诩为聪明绝顶的朱厚熜并不是真的那么的无敌。 他当然是牢牢的把控着局面的,那是他并不是无懈可击,他的手段也就还是三十年前的手段。 分而化之,四个字就足以概括了。 所以严世蕃下手比严嵩要更加的狠辣,准确。 他没有去和朱厚熜对阵,他选择了去收买朱厚熜的左右,他监控了朱厚熜的一举一动,对这个皇帝的所有一切都是了若指掌。 严世蕃被称之为小阁老,他太清楚朱厚熜想要什么了,只需要投其所好,便可以让他独步天下。 就借助这点了解,严世蕃在党争之余将此事泄露了出去,如果要架空这个家伙就不能只依靠他一个人去做。 果不其然,在党政之下,大家选择了默契。 边防烂了,财政烂了,百姓烂了,而朱厚熜的心,仍然是坚定的走到了修道的道路之上。 但是严家父子自以为自己终于拿捏住了朱厚熜,却是万万没有想到,朱厚熜竟然会有掀翻桌子的勇气。 自从嘉靖二十年的宫婢之变后,这位皇帝便进入了万寿宫之中,基本上就很少有大臣能够见到朱厚熜了。 只有严嵩可以经常见到他,而也就是这种行为让严嵩父子产生了错觉。 再加上在之前的一次次试探之中朱厚熜对他的包容乃至包庇让他们觉得自己其实已经将朱厚熜彻底的拿捏住了。 二十年间,这位严嵩先后去构陷迫害了张经,李天宠,谢瑜,叶经,童汉臣,赵锦,王宗茂,厉汝进,沈练还有徐学诗,杨继盛,吴时来,董传策等等等等。 其他让他不高兴的也被他用考察的名号一一弄了下去。 在朝堂上这般折腾朱厚熜熟视无睹,对于冒死进谏的臣子朱厚熜也是不闻不问,草草了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