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包括朱元璋给他留下的那些勋贵之人。 儒家最大的一个问题并不是他们看重仁义道德,也不是伪君子的阳奉阴违,那是因人而异。 毕竟你可以说铁骨铮铮衍生公家族,你却不能说他于谦于少保和阳明先生王守仁,还有千古一人张居正哪里有问题。 因人而异的问题自然不用多说了,就算是现在你也会发现,一个家庭一个学校教导出来的,也会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性格。 比如现在大火大小那个啥... 所以说因人而异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但是在儒家的变迁之后,尤其是董仲舒的改良之后。 儒家多了一个很扯淡的特性。 那就是唯我独尊。 他几乎排斥一切其他学术,这在漫长的发展之中非但没有得到更正,甚至还越演越烈。 导致了他们文武分裂,不喜欢武将,喜欢掌权,更不喜欢权贵。 而在长期的唯我独尊之中,他们有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还不自知。 所以说,有黄子澄齐泰辅佐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对于那些武将勋贵们,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脸色。 这也导致了徐寿辉明明是想要帮助朝廷的,但是朱允炆不肯信他。 最后几乎导致了徐家的没落。 从始至终,真正进入了朱允炆心中的就只有两个半人,两个人是齐泰和黄子澄。 那半个,就是被诛十族的方孝孺。 在纯粹的儒生黄子澄和齐泰眼中,他们看不上武将勋贵,看不上其他的权臣,当然也看不上明显就和儒家不对头的藩王。 老朱还活着的时候,虽然对自家宗室子弟下手也挺狠,但毕竟是家人。 有些大错那自然是不能饶恕,但是一些小事小情的,也不会真的有百姓或者官员傻乎乎的跑到南京去找朱元璋告状。 所以就导致了朱元璋分封的那些藩王,的确是整体水平不太高。 这一点你们也不用着急洗,毕竟你们可以对比一下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大火大火的祁同伟。 他的确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村里的野狗都要当警犬。 这对于那些亲戚朋友和野狗来说当然是没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