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的同袍是什么人? 那是常遇春,那是耿炳文,那是冯胜。 你看看李景隆是在和谁一起作战,黄子澄都在参赞军机当军师。 让黄子澄当军师,他能当军师么? 脸都不要了! 朱允炆前期做的一切以心而论都没有问题,但是他用的人,做的事,那都是很有问题。 甚至于他招来的勤王大军,谷王朱橞。 按照黄子澄的逻辑,这家伙应该是最先被弄死的那一批人。 这家伙在迎朱棣进入金川之后受封驻地长沙,忠诚伯茹瑺未曾拜谒而杀之。 以长沙史庐廷纲曾状告朱橞“夺民田,侵公税,杀无辜”而株之。 大肆搜刮民财,招兵买空卖马,立命中官,造战舰弓弩,练水兵张勇,妄图勾引蜀王朱椿再次造反。 就这种人,你说他在上谷日子过得多么清苦,那这玩意说出去谁信啊。 可是为什么,这种玩意愣是活得好好的,湘王朱柏反倒是活活的被逼死了。 湘王朱柏干什么了? 设立“景元阁”招纳贤才去校雠书籍,平定常德叛乱,与楚王朱桢共同讨伐古州蛮,虽然最后因为猪队友失败了。 但是最后找朝廷索要军粮三十万石,却又不亲临战阵指挥军队的楚王活的好好的。 反倒是屁事儿没干,成天想着修道出世,最多也就是生活奢华了点的湘王朱柏被逼死了。 黄子澄是要解决藩王不法么? 他只是想要解决他想解决的人。 这是儒家教给他的? 儒家没有一个字儿告诉他要这么干,但是他不介意把自己的所有行为披上圣人言的外衣。 哪怕这个圣人和圣人的后继者当年说过很多次,别特么老说我们的,我们没说。 朱允炆拿下来的那些藩王,或多或少的确是有不少屁股地下不干净的。 但是刨到根里,这并不是如此。 他们只是想要王权归一,然后还想要让朱允炆只听自己的。 至于是不是行圣人道? 在他们这些人眼中,他们就是圣人的代言人,听他们的,行他们的道,那就是行圣人道。 所以建文帝一改朱元璋重武轻文的倾向,优容文士,提高其品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