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医家出身,佛道双修,兼顾阴阳,术数,而且一定还有兵家这个你说没有你自己都不信。 同时,广孝少好学,工诗。与王宾、高启、杨孟载友善。宋濂、苏伯衡亦推奖之。 也就是说他还是个诗书双绝,并且和解缙等人一起纂修过《永乐大典》这门千古奇书。 就单单在博学程度上面,他可以说一人秒掉了其他所有人,全才,这就是真正的全才。 如果姚广孝见到了其他朝代的所有谋士类幕僚,他应该可以满脸笑容的说上一句。 你们会的我全会,你们不会的我还会,阿弥陀佛。 而且单纯对比其地位,作为汉初的张良是留侯,在功臣排名上也是已经靠后了。 而明初的刘伯温已经说过了,他到了就是个倒数第二诚意伯,论俸禄他也就是李善长的五个点。 对比他们再看看妖僧姚广孝,朱棣给他的封赏不可谓不丰厚。 官至正二品太子少师,然后追封了正一品的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 最后还把他放到了太庙里面。 说实话进入太庙这个可能看着不太显眼,毕竟郭嘉都能够进入魏国太庙之中去。 但是姚广孝可是唯一一名进入到朱棣身边的文臣.... 就这所有,姚广孝在下面看到了那些同行的话,恐怕还是得说一句,都是同行衬托,阿弥陀佛。 姚广孝能够得到如此高的地位,其原因也是有很多的。 比如他的运气很好,这个是实话。 无论是明史还是民间传说,都有这种说法,那就是姚广孝是朱棣的唯一谋士。 用官方的话来说就是,帝在籓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 说的直白点就是朱棣当年还是一个藩王的时候,他早年的这段时间身边全都是一群莽夫。 就这么一个文化人给他出谋划策。 而姚广孝是不是只有这么一个运气好的原因,导致了他的地位如此之高? 这当然不是,这怎么可能呢。 他真正能够做到这一步的最大原因就是他和其他各个朝代的谋士有着本质的区别。 作为一名纯谋士,他说到底不过就是一个辅佐型人才,献计献策的幕僚罢了,让他出出主意也就是极致了。 你如果让他去指挥大军,或者说让他去带兵冲锋打仗,他如果做到了那就是另一类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