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单说他的内政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为成化和弘治两朝的中兴绝对是出了大力的,甚至得到了一个傲人的评价。 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甚至单论能力来说,哪怕是放在了整个大明王朝两百多年,他都算得上是最顶尖的那批人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你就能够发现,他和汪直,甚至在王越这里,他的形象都不是那么的光辉伟岸,甚至有点扯后腿的意思。 其实在王越对他的评价里有这么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王越在朝廷上遇到反对汪直的大学士刘吉、刘珝,称: “汪直行事也颇为公正,像司礼监太监黄赐专权受贿,不是汪直不能将他除去的,商,万居官已久,对事理对错多有忌惮之处,两公入阁才几日,怎么也做这种事?” 这是王越对汪直的维护,但是同样他也得到了反驳。 那就是“吾辈所言,非为身谋。使值行事皆公,朝廷置公卿大夫何为?” 这句话就非常有意思了,他并没有说汪直所作所为不是为了公家,而是提出来了一个问题。 如果说朝廷的公义需要太监来维持,那么要这满朝的公卿干什么? 是不是很不要脸! 特别不要脸,非常不要脸,合着人家为公,还不对了? 但你再看这句话,他们针对的是汪直么,或者说,他们针对的仅仅是汪直么? 当然不是,他们针对的是所有宦官,甚至慢慢的不仅仅是宦官,还有武将,乃至皇权。 可你说如今的他们,还正义么? 对汪直最为反对的不是别人,正式那位被称之为商公第一的商辂。 一代贤相,一代明宦,他们却是仿佛生死仇敌一般,而他们两个谁对大明的帮助更多? 睡也说不出来,谁也不能说出来。 这就好比这些年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例子。 问:当年学校里那些不学好的混混儿们现在都在干什么? 答:初中就不上了,现在开了个场子,豪车豪宅,手里还有一群大学生打工。 结论:上学没什么鸟用。 可事实当真是如此么? 元末明初与一个乞丐当了皇帝,而莫要说大明,下过历史上可有一个文官最后当上了皇帝?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乞丐不如皇帝? 换而言之,汪直管不了同样为太监的司礼监太监黄赐,甚至拿不下东厂,他能做的仅仅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而已。 那莫要说整个大明,莫要说所有历史,就说成化一朝被评价为乌七八糟的原因之下,有多少是宦官在折腾? 他们也是宦官,他们该不该被管住? 当然应该,因为我们之中应该没有人的身份是皇帝,也没有从小接受的是封建王朝好,皇帝就是真理的这种教育。 所以我们可以不喜欢文官,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去喜欢明朝大部分的太监.... 虽然我们从来不否认这宦官之中仍然还有诸如汪直,诸如郑和这种存在。 但我们恐怕都不想生活在其他宦官掌权的地方,因为正如文官在收拾宦官的时候会不会考虑其中的一个人是不是真的需要被收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