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另外关于这些年才开始翻转的,大宋是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 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我就一直感觉很是诡异。 因为但凡看一看史书这个问题也不会成为问题,因为那赵宋的太祖赵匡胤自己就已经给这件事情做出来了一个决断。 在《续资治通鉴》里面写的很明白。 群臣再奉表,请加尊号曰一统太平,帝曰:燕,晋未复,可谓一统太平乎? 这里面老赵还是很在乎自己的脸面的,他自己也知道燕云之地还没有收回来,所以他压根就不算大一统王朝。 同时在这里面也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哪怕是在教科书里,历史课本里面也是标注的很清楚。 那就是隋唐仍然是一个章节,明清也仍然是一个大章节。 但是到了宋元这里却是不同了,在这两个中间,名字变成了辽宋夏金元时期。 没错,辽在宋的前面,就这一点来说并不是因为编纂教科书的人更加认可辽,这就不要鸡蛋里面挑骨头了。 这完全就是按照立国时间先后排序的。 没错,辽国立国在宋的前面,按照辈分,宋叫他一声老大哥那是一丁点也没夸张。 公元916年开始辽国成立,960年北宋建立,最后1279年南宋灭亡,在这个过程之中出现了辽宋夏金还有最后的霸主元,这一共五个势力。 在这些势力,谁才是能够真的代表这个时期。 或者说这段史书应该怎么编撰? 这个问题可算是将主编撰脱脱帖木儿弄得头发都快没了。 毕竟和其他人相比,虽然这个周边也不是没有势力,无论是什么匈奴鲜卑柔然,无论是突厥吐蕃亦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 这主从优势都是相当的明显,而且他们也没办法做到自立国号,也没有这个能力。 所以对于这些人的称呼很简单,贼,寇,蛮夷之辈。 对等,那是不可能对等的。 但是这个东西到了宋这里,先是对辽国的称呼为北朝,毕竟从实力到时间,辽国都比宋的资历更加的老。 但话是这么说,可是事儿不能这么办啊。 就算是那南北朝时期,东晋十六国,当初这局面比宋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可能还不如宋。 可就算是如此,东晋也坚决不承认北方这群家伙的任何势力,对他们的称呼也都是贼寇。 可到了宋这里,他认了! 不但认了,还和对方以皇帝的身份缔结了盟约。 等到了南宋,就赵构那一句,臣构言就直接给南宋社死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当然了,虽然有这么一句,但两者仍然是并立状态,这一点倒不失为南宋说好话。 毕竟南宋时期这北伐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作为藩属这么玩命伐自己的宗主国,这话他也的确是说不过去的。 可就算是如此,再把那所谓的南北宋给你合并了。 这大宋和辽国也并立和金国也并立,甚至和西夏也并立,你倒是玩的挺花。 这后面修史书的人可就傻了眼了。 宋史本来就是很麻烦的,你这么玩,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修。 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时间紧任务重,干脆就一人来一本。 可虽然在史书上,宋,金,辽是一人一本,可在所有人去谈论的时候,仍然是以宋为遵。 哪怕是女真的后人清朝也不会以金为尊。 这里面当然有宋把他们两个拖死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文化。 宋的文化,可以说是在地位上帮了他太大太大的忙了。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这句话就说明了很多,正如同欧洲人讲究血统一样,我们夏国人同样是有讲究的。 那就是文化。 几千年的融合,也是文化大融合,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血统融合。 在文明之中,宋金辽之中宋朝的贡献的确是最大的。 同时在这个对比之中我们也能够很清楚的看出来金人辽人和之前的那些诸多异族的区别。 他们是真正有自己的文字,礼仪,文化,传承的势力。 众所周知他们的强大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了更坚固的看家,更锋利的兵器,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了更多的土地。 而是他们的向心力。 要知道一个民族如果想要有一个凝聚力,那就要有一个帮助他们凝聚的文化,而这个文化是之前所有异族所没有的。 他们如果想要,那几必须去汉化。 可汉化之后,最后他们的政权和权利都会慢慢的被汉化,甚至被汉人夺回来。 这就是隋唐出现的缘由。 可辽人和金人不同,他们不需要汉化,他们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文化了,这个文化导致了他们可以自己凝聚起自己的力量。 此消彼长之下,本就先天不足的宋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即便是这个样子,你也不得不承认宋朝在文化传承这块是相当不错的。 先不说唐宋八大家,就是在经济上和科技上宋也是拿得出手的。 虽然初衷挺恶心,但是交子的出现无疑给后人打开了一条道路,再加上那从宋朝开始的海洋贸易也是打开了一个新篇章。 在经济上,他可以说是一路绝尘。 而在科技方面你也不得不承认,四大发明里面的三个在宋朝才开始真正用在生活之中。 在其他诸多技术上那也是飞速发展。 甚至科技巨星沈括的诞生也让人十分的惊诧。 至于思想哲学.....嗯,程朱理学不得不说是一尊大山。 可即便是如此,宋仍然是无比的疲弱,除了那可笑的制度之外,宋朝的战斗力到底是不是真的就那么弱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