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一个人从根子上就错了,他做得越多错的越多,比如崇祯。 所以成化和弘治两代,他们不知道内阁权利大? 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不知道两个人都想找汪直干嘛? 可知道了又能够怎么样? 他们现在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大明朝的百姓吃不起饭了,连年的兵祸到现在也没让大明王朝缓过这口气儿来。 得先活着吧。 你不能靠着东厂西厂锦衣卫去治理天下啊,你也不能靠着那些将军治理天下啊,你能靠什么人去治理天下? 内阁为代表的那些朝臣,除此之外,你说还有什么办法? 等坛做法让你穿过去? 所以两个人在重用这些人的时候,也没有将他们的问题隐藏,否则正德皇帝朱厚照是怎么一上来就发现问题的。 如果他爹要是真的天天告诉他,这群朝中首辅阁臣都是大明的救世主,你觉得他还有这个脑子?所以无非是选择罢了。 当然了,那个时期的朱厚照也实在是运气不好,当初的那些人吧,有点飘.... 朝臣的代表人物,李东阳,谢迁,刘健几个人竟然开始限制其他的自由来了,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暴怒的朱厚照直接掀翻了桌子,爆发了皇帝与朝臣之间的剧烈冲突。 朱厚照用自己的一生都在干这一件事情,那就是我要和这群人掰掰手腕子,我要证明一下谁才是这天下最高的存在。 但结果嘛,他势单力孤,最后也没办法,只能找宦官,武将乃至勋贵。 想要和那群家伙好好玩一玩,但仍然是没有用处。 虽然说在古代的那个医疗条件的情况下,落水之后感染风寒然后不治而亡的也的确是有不少人。 但他这身强力壮的家伙,最后也只能说一声可惜了。 不过当初他落水的时候....他身边都是他的亲信,这玩意你也是说不清了。 最后还得是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这个大明顶尖儿的聪明人从自家老哥那里悟道了。 外部的压力已经是行不通了,这群人太能折腾了,一看外部有压力了,这联合起来自己也扛不住的啊。 所以他就选择了另一种办法,搞个内部分化呗。 哎,你别说,这还真挺有用的。 他开始立上一个个的靶子然后让这里面的人啊,斗得那叫一个欢乐。 什么张骢,夏言,严嵩乃至徐阶,这一个个折腾的那真是让内阁自己都把自己斗出来花了。 可咱们话有说回来了,有这么一个问题。 如果说弘治皇帝太过于依赖文臣,从而导致了文臣势力强大,所以他有问题。 那么朱厚熜绝对是把文臣折腾的够呛啊,他是不是就是千古名君了。 话说,为啥在评价上嘉靖皇帝的评价不如弘治呢? 你评价,恐怕你也是这个想法。 但同样话再说回来了,在嘉靖皇帝时期,大明首辅的威望越来越大了,那内阁之中哪怕此辅都成了真孙子。 可首辅仍然是要依靠自家老大也就是嘉靖皇帝的允许才能够保证这份儿权利。 这导致了两个问题。 其一,嘉靖一朝直接成为了中后期明朝的君权巅峰,其二,他的自私也是真的表现的淋漓尽致了起来。 毕竟他是真的智商高,手腕强,他能够顾搞得定这群首辅阁臣,但是他的后代们,说实话他们哪里有这种能力。 可他一旦去世了,谁还能够驾驭得到这完整形态的内阁? 那个时候的内阁首辅经历了嘉靖一朝,已经真正的打到了巅峰时期,忌惮嘉靖这才没有真的去做出来点什么事情。 可后面的那两代完全垮台了。 从高拱到张居正,这两个本就是铁腕首辅,本事高得吓人的那种。 再加上完整形态的内阁和首辅制度,几乎算是架空了皇权也不是不可以的。 而首辅秉笔制也直接进化成为了首辅专决制。 同样也就是这个时候,首辅这个位置直接超过了之前那所谓的宰相,成为了真正的权臣。 拥有了几乎算是至高的权柄。 太祖皇帝当初费尽心思搞定的问题,直接就来了一次触底反弹物极必反的标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