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同样你再反观曹氏宗亲,尤其是咱们的曹洪大爷,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场景了。 曹洪,“唯才是举”之下的曹魏年轻宗室,在曹孟德时期门客犯法,曹丕时期门客再次犯法。 咱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门客,也不知道是不是犯得一个法。 不过就连曹魏境内的野狗都知道的事情是,这些门客后面站着的就是曹洪。 所以不管门客做了多少,做了什么,说到底还是给背后的曹洪在做事情罢了。 遥想当年曹孟德在当大汉司空的时期突发奇想的想要整饬一下治下的作风问题,然后顺带查一下麾下文武的资产和详细情况。 结果有人上报说,曹洪的家产和他一样多。 这一刻曹操惊了。 “你别开玩笑,就我这点玩意哪儿能够和我家曹洪相比?” 但唯才是举这四个大字在前面摆着,曹孟德也不能处理他,毕竟就如同曹孟德所说那般。 只要你有足够的才华,什么偷金盗嫂,什么贪赃枉法都不是问题。 那么曹洪有没有能力和功劳? 毫无疑问啊! 下辨之战结束,曹洪直接开裸派,那叫一个豪放不羁,虽然有杨阜打断,但是这个规矩却没有被彻底打断。直到曹孟德终其一生都在努力的庇护着自己的这个有着不俗才华的兄弟。 直到他的侄儿,大魏文皇帝曹丕上位之后,这才算是彻底的不再惯着他。 直接将他请到了牢狱之中。 罪名也很明显了,就是他那不知道是兼并还是强占亦或者是走私的这些牟取暴利的事情了。 他这么一折腾不要紧,免官削爵,然后可能还补交了子的家财吧。 至于这家事情,很多人都说曹丕之所以处理他,完全就是因为曹丕小肚鸡肠,当年找曹洪借钱但是却被拒绝,所以才怀恨在心。 关于这件事情我们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但是仅仅是因为如此? 他们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当朝顶尖儿的将军还是宗室。 那个时期还是有很多人不畏惧权贵,直言敢谏的,可为什么在曹洪这里却是没人去谏言。 要知道就连老鲍家的小子被曹丕弄了都有很多人拼死阻拦,为何对曹家对曹魏有如此大恩之人却没什么人去求情。 说到底就是,曹洪实在是没办法不处理,他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曹洪就是宗室之中的那股不正之风的代表,在古代并没有如今的这种顶流,这种光环下的顶级明星什么的。 但是在古代不是没有标杆,他们的所作所为同样会被广泛流传,然后被争相效仿。 一家独大无论在什么事情都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足以承担那个时代的责任和导向。 老祖宗有一句话说,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天下的人永远都是那有血有肉的人,而非是只有固定程序的NPC,我们喜欢听的,人家也喜欢听的。 如果一个时代的“顶流”你都要去肆意妄为,你都要去贪赃枉法,你让底下的人怎么办,怎么看怎么做? 所以曹丕需要这么一次敲打,让曹洪成为一个风向标,告诉所有人,这么干不行! 可他还是失败了,失败不在于他自己是一个伪君子,也不在于他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失败在于他忘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没有理想和道德作为约束,只有利益横行的背景之下,这种敲打是否还有作用? 夏侯惇长子夏侯懋以权谋私,利用自己的职权之利不断的给自己增加产业。 夏侯臧和夏侯江不尊礼法,外加还有动辄就奢侈无度,多有排场的曹爽。 慢慢的这股风气在夏侯家和曹家的带领下越来越过分。 曹爽仅仅是耍排场讲脸面? 当然不是。 他还挪用朝廷钱帛私设“会所”,窃取官物,诈作诏书,取太乐乐器,武库禁兵作窟室。 至于纵酒作乐还有那大敌当前蒙圈了等等,已经是糜烂到一个无可救药的地步了。 至于夏侯玄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