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恩,这个理由猛地一听是那么回事儿,但你仔细想想。 他走的是汉水上流又不是长江黄河,那是育民河不是什么特殊的地方! 不说那船帆船工是干什么吃的这种话,最起码当年关羽和孙权动不动就要什么沿江而上,沿江而下的。 他们就不过了? 而这一次议事更是可以说直接摧毁了蒋琬,也让蒋琬近乎于退出了这蜀汉的朝堂之中。 毕竟就连我们这些平凡之人都能够明白一件事情,如果说只说风险和担心,丝毫不说其中的利益好可能,这种直说坏不说好的情况只能说明一件事情。 那就说明大家压根没想做。 不但是不想做,而且还很惧怕。 成都直接连续下了许多命令,首先是将他们手中现在近乎于最能打能抗还有超高人气儿的南中地方老大马忠调了回来。 直接让他亲自去汉中求见蒋琬,宣旨让蒋琬回到成都去,同时任命马忠为镇南大将军。 而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魏延魏老哥当年自主北伐的事儿,大家心里可还记得呢,当初那事儿闹得多么恶心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 倒不是说不信任蒋琬,这毕竟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面对蒋琬的这种突然要求,大家本能性的想要先将他拉回来再说。 毕竟让马忠去汉中就代表了很多事情,这不过就是告诉蒋琬我们不是不愿意,只是觉得你可能不太合适... 然后在这两件事情发生了之后,直接对蒋琬出手。 面对这一系列的举动之后,也知道自己计划成功了一半,他的确是测试出来了朝堂上对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但是另一半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他已经越过了这个底线。 所以在他感觉到问题大发了之后立刻从汉中撤军回来,撤离到了距离成都非常近的涪城,在这里也就和汉中没啥关系了。 但到达了这里之后,蒋琬就说自己“病了”,而且还是病得很重,旧病复发说啥也走不了了。这个举动是很聪明的,毕竟现在的局势已经是一张大网扑过来了。 他回到涪城可以让成都的那些人感觉到放心,他蒋琬没什么过分的意思,同时也能避免自己回到成都兵权被卸了之后成为待宰羔羊。 加上刘禅从中斡旋,这件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大家没有对蒋琬这个人继续逼迫。 当然,这么做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他不回来,朝廷就有理由去罢免他的录尚书事特权,然后将这个位置给了江夏鄳县人费祎。 费祎虽然是江夏人,但是少时丧父,跟随族父费伯仁生活,而费伯仁的姑姑便是刘璋的母亲。 说下来费祎得管刘璋叫一声老舅。 同时从小就在益州学习,他的出身像是荆州派系,经历像是东州之人,但是从小长在益州,而且还是诸葛孔明宠爱有加之人。 所以他的身份让所有人都没有话说。 将录尚书事从蒋琬身上摘下去,然后放在了费祎的身上,这也是所有人预料之中的事情,蒋琬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这件事情还连着另一件事情,那就是益州派系也不敢太过分了,如果这个时候将大权重位全都换成益州人。 那涪城的大军可就真成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刀子了。 两年之后,曹魏实权大哥曹爽找到了西部都督夏侯玄,两只菜鸡不知道怎么想的,觉得现在这是一个机会。 所以直接出兵蜀汉想要给蜀汉一个教训,从而给老大曹爽弄点威望。 他们走骆谷直接攻入汉中之中,兵力强盛而蒋琬不敢妄动,所以将自己的兵权也顺利的交接给了自己的继承者费祎。 让他带兵重新回到汉中,将曹魏打回去再说。 同时朝廷将马忠拎回成都去镇守成都,平尚书事。 等到费祎打完之后回到成都,马忠才回到南中继续当自己的老大哥。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蒋琬的仕途也就彻底走到了结束。 他这一连串的操作和试探尅说是犯了很多的机会,最起码他不够彻底,不够凶狠。 这或许是因为他有太多太多的顾忌,有先帝也有恩师诸葛亮的影响,还有很多很多的掣肘。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弱国内乱,他们就真的完蛋了,可能都不需要曹爽过来,夏侯玄就给他们把事儿办了。 同时蒋琬这个另类的大师兄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你如果没有组好鱼死网破的准备,就不要妄图去斗争,换句话说,没准备好锅就不要去杀猪。 蒋琬上书“攘除奸凶”乃是我的职责,我夙夜忧叹,实在是没有办法,这身体已经坚持不住了不说,这东征也是想要双方合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