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当今的局势已经完全不支持北伐了,那么姜维就彻底的变成了一颗又孤独,又偏执的孤魂野鬼罢了。 这种孤独感在诸葛孔明去世之后,在蒋琬离开之后,在费祎提出来不北伐之后。 他便彻底的迸发了出来。 这种孤独时时刻刻牵动着他的心,让他越发的清醒,也越发的偏执! 或许在姜维的心中,他这一生见到了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太多的意外和太多的惊喜。 但是他的心中,永远都记得在他二十七岁的那一天里,他见到了那个高大而又憔悴的中年人。 然后满脸欣喜的看着他! 从此,那一幕就成为了姜维心中唯一的亮色。 姜维的才华难道看不出来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么,他的才华难道看不出来修生养息或许才是对蜀汉最好的结果么。 虽然这个结果他早就已经明白了,但是他又能够如何。 因为这么做换来的不是新生,换来的是彻底的沉沦。 他不能一直坚持下去的,朝廷也不给他坚持下去的机会,他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情。 北伐! 明知前路一片黑暗,但是仍然全力前行的人,这种人你打算用什么办法劝说他? 你劝说不了他。 因为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他的信仰让他坚持到了那个地步。 他的信仰不在乎别人如何看他,不在乎别人如何想他,也不在乎别人会不会阻止他。 他的信仰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轰轰烈烈最好自己的事情,他的事情,就是北伐。 就是大汉! 而信仰只对有信仰的人有用,没信仰的人不配去劝他,有信仰的人能够理解他,也不会去盲目的劝说他。 在姜维的世界里,无论是张翼还是廖化,亦或者是刘禅还是朝臣。他只有一次次的阻力,没有任何的朋友可以帮助他,搀扶他,陪着他。 他就像是西北草原上的一匹孤狼,灭国之后也希望能够社稷复起,哪怕只是空想,他也愿意倾尽全力。 一计害三贤,姜维就是一个黑暗之中的骑士。 不管这件事情到底是如何的,骑士都没有意义了,因为没有必要,没有成功的可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或许在乱世之中,得利和得人心之间会有很多种的选择,但是在一个政权的成立,或者说一个国家的维持,民心一直都是最重要的。 因为他关乎着这里面最为重要的一个团体,底层团体。 正所谓得政在于得人,蜀汉当时已经没有民心了,没有民心自然就没有朝廷,更加不会有这个王朝了。 姜维知道么? 他当然知道。 可是知道又会怎么样呢? 知道了仍然还是会做! 因为一个王朝,一个国家,除了外壳之外更重要的不仅仅是民心,不仅仅是百姓,不仅仅是底层上层这些东西。 最重要的是一代代人,一名名先辈留下来的传承和思想! 正所谓真理和幸福,永远都不可能兼得。 若是茫然的追求两者,最后终归还是会一无所有的,奉劝所有的普通人,选择幸福,或许才是囝重要的事情。 毕竟真理或者说理想这条路,太难了! 那么我们从这里似乎就可以想起来另一个问题,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或许蜀汉的人之所以让我们心生好感,就是因为他们在某种情况下告诉了我们,人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模样。 有人说三国英雄辈出。 当然,这是一句实话,但如果真的要说英雄的含义。 或许我只认可四个人。 百战百败的刘备,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曹孟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最后一个,就是姜维。 曾经有人开玩笑的说,如果诸葛亮能够活到八十岁,他最起码也得二十次北伐,少着也得十出祁山啊。 因为支撑他的永远不是其他,而是那强大的意志力和理想。 可就算是二十次北伐,就算是十出祁山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一定能够成功么? 第(2/3)页